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剖析 野心很大可惜沒有命享福
縈懷Sama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雖然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對于三國的勝負還是比較熟知的,而司馬昭作為曹魏軍事司馬懿的后代,實攬大權并且其后司馬炎建立晉朝,可以說最后的贏家就是他們司馬家族,但是在司馬昭的時候,這一切其實都已經(jīng)成為定局,所以才會出現(xiàn)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剖析
雖然三國時期戰(zhàn)亂不斷,都想奪得最后的勝利,但是三國的主要人員都死亡之后依舊沒有分出勝負,這是讓所有人都覺得可惜的事情,直到后來司馬家族在魏國的作為,以及晉朝的建立,才宣布三國時代的結束,但在此之前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作為司馬家作風最猖狂的人,鬧得所有人都知道司馬家的野心。
在司馬懿死后,把權力都交給了大兒子司馬師,并且司馬師不久就廢除了已經(jīng)成年但遲遲未能親政的曹芳,另立十三歲的曹髦為帝,權勢變得比司馬懿更大,如果稱帝,看起來似乎都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是并沒有這么做,之后沒多久司馬師病危,將一切權利都交給了弟弟司馬昭,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司馬昭的野心,這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
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當長,遲早會被司馬昭除掉,就打算鋌而走險,用突然襲擊的辦法,除掉司馬昭,畢竟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肯定有人也想除掉他,所以曹髦就找自己的心腹大臣來商討辦法,幾位大臣都知道這樣做無疑是飛蛾撲火,因為實權都在司馬昭的手上,他們根本沒有實力去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