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葉治療風寒降血糖 紫蘇葉煮水也有竅門
Fritz
紫蘇是一種中藥材,全身都是寶。紫蘇葉煮水更是可以起到多種功效,常見功效就有預(yù)防慢性氣管炎、預(yù)防皮炎和濕疹、緩解低血糖和血壓、提高身體免疫力,治療風寒感冒以及皮膚疾病。那么,紫蘇葉煮水應(yīng)該怎么做呢?注意事項有哪些?
紫蘇葉怎么煮水?
1、把紫蘇葉放到鍋里,加入兩茶杯水,蓋上鍋蓋,開大火煮。開鍋后改成小火,等開鍋三分鐘后,就可以閉火了。悶七八分鐘就可以飲用了。一日三飲,幾天后,癥狀會好轉(zhuǎn)。
2、把紫蘇葉放到鍋里,倒入四杯水,蓋上鍋蓋,熬開鍋。三分鐘后閉火,悶七八分鐘。然后將藥汁兌入溫水泡腳,泡一會兒,身體微微出汗對感冒效果也很好。
3、用紫蘇葉煮水15分鐘左右,讓其藥效充分滲出,然后擦洗身子,對感冒效果也好。但是,癥狀嚴重者,應(yīng)及時就醫(yī)。
4、值得提醒的是,紫蘇葉對胃腸有一定刺激,不宜空腹喝紫蘇葉水。服用蘇葉水之前,先吃點東西。空腹服用,元氣不足,無法發(fā)汗。可在飯后十幾分鐘后飲用。
5、紫蘇葉熬煮的時間不能太長。用開水泡或者是熬開鍋后兩三分鐘就可以了。
紫蘇食用的注意事項
1、值得注意的是,紫蘇性溫,疏瀉之力較強,如果長期服用,很容易導致體內(nèi)的真氣泄漏,體質(zhì)會越來越弱;大量久服,可使汗腺的興奮性增高而加重自汗之癥。
2、紫蘇葉性溫如果是火氣比較旺盛導致身體作嘔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因為服用之后有可能會加重病情。
3、紫蘇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加強胃腸蠕動,不利潰瘍面的愈合;紫蘇油能升高血糖,故糖尿病患者應(yīng)忌大量服用。
紫蘇葉的功效
1、紫蘇葉味辛、性溫,可理氣、和營。人們常將紫蘇葉用于治療感冒風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等病癥,常配以伍杏仁、前胡等服用,如杏蘇散,療效極佳。若是兼有氣滯胸悶者,則可配以伍香附、陳皮等服用,如蘇散。
2、紫蘇葉具行氣寬中,可用于治療脾胃氣滯、胸悶嘔吐等癥,有和胃止嘔的神奇功效。偏寒者,每次服用紫蘇葉可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則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jié)者,則常與半夏、厚樸同用,效果皆是極佳的。
3、紫蘇葉可用于妊娠嘔吐、胎動不安、胸腹?jié)M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服用后可達到止嘔、安胎的效果。此外,紫蘇葉還可解毒,用于緩解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效果顯著。
4、紫蘇葉有著清熱解毒、抑制真菌生長、升血糖、凝血、促進腸蠕動、鎮(zhèn)靜安眠等功效,它可治療全身風疹瘙癢、尋常疣、子宮出血、子宮下垂等病癥,還可用于支氣管炎、慢性氣管炎等病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