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野人山坑殺10萬國軍 男女軍人均遭野人強暴(3)
琪睿郎
野人山的瘴氣從來都是突然出現,將士們沒有預測的常識和經驗,瘴氣也成了剝奪將士生命的又一個殺手。許多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什么都沒看見沒覺察的時候,緩緩地倒下來,漸漸停止了呼吸。
四、架簡易“木橋”以便軍隊通過
部隊在原始森林里走了三天,才走了十多里。新22師師長廖耀湘以一個軍人特有的執(zhí)著、果斷和堅毅,率領全師工兵,手執(zhí)特制的緬刀,走在部隊的最前面,連續(xù)不斷地將一棵棵大樹砍倒,將一根根巨藤除掉,在密不透風的密林里,硬是砍出一條一尺左右寬的“人行道”。在湍急的林間河流上,架起一座簡易的木橋,好讓后面的部隊順利通過。
杜聿明在踏進野人山的第一步時,作為一名職業(yè)軍人,使他本能地意識到:危險!但強烈的自尊心又使他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杜聿明臉色憔悴蒼白,胡子留得很長,臉上一點血色也沒有,虛汗從臉上點點滲出,雨水打得他睜不開眼。
傍晚,密林的天黑得很早,大家提前在密林中宿營。疲倦的官兵一邊用芭蕉葉搭建“營房”,一邊往山下看,走了一整天,最多只走了四五里路,這樣的行軍速度,何時才能走出這不見陽光的密林?每個人都顯得憂心忡忡。
五、電臺成為最后的希望
“向委員長發(fā)報求援!”杜聿明終于發(fā)出了命令。電臺還在,這是杜聿明嚴令絕對不能丟失的一件軍用品。現在,它也是杜聿明惟一抱有一絲希望的東西,但很快,這個惟一的希望也變成了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