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代明君 周文王姬昌(周朝奠基人周武王姬發(fā)之父)(2)
浩邈君
姬昌受封為三公,擁有雍州之域,勢力擴(kuò)展到江漢地區(qū)(丹江漢水流域),諸侯歸附者有六州之眾。周的國力增強(qiáng)壯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紂王的親信讒臣崇侯虎,暗中向紂王進(jìn)言說,西伯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紂王于是將姬昌拘于羑里。
周國大臣散宜生重價購得騶虞、雞斯之乘、驪戎文馬、有熊九駟及有莘美女給紂王。紂王大悅,“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夠了,何況寶物如此之多!”于是下令赦免姬昌出獄,賜給弓矢(shǐ)斧鉞(yuè),使姬昌得專征大權(quán)。
《史記·周本紀(jì)》記載,諸侯國虞國、芮國發(fā)生糾紛,鬧得不可開交,沒辦法想請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國人相互謙讓,長幼有禮,非常慚愧,說道:“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只取辱耳。”相互禮讓而去。諸侯聽聞了這件事情,凡是有矛盾糾紛都來找姬昌評判。
此時姬昌也還是一介諸侯,卻已成為天下諸侯們的道德楷模。西伯昌斷虞、芮之訟,也成為一個標(biāo)志性事件,周人將這一年稱為西伯昌受命元年。“告邑”的命名無疑也有著秉承這一制高點的意義。諸侯紛紛擁載,于是西伯昌稱王,史稱周文王。姬昌五十年,崩,享壽九十七歲,葬于畢。太子姬發(fā)繼位,是為周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