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吃垃圾的清道夫魚能吃嗎?體內細菌很多不建議食用
樂松氏
在水族館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種長相“奇丑”,并且很黑的魚,那這就是清道夫魚了,這種魚又被稱之為“垃圾魚”,專門吃水中的垃圾。但這種清道夫魚能吃嗎?專門吃垃圾的它們體內是否含有大量細菌呢?那么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看看這種魚是否能成我們口中之物。
屬于外來入侵物種,不建議食用
清道夫魚,又被稱之為是“垃圾魚”,以吃水中的垃圾為生,比如水藻、其他魚的糞便和排泄物、甚至還非常喜歡吃魚卵,是屬于一種外來物種。原產地為拉丁美洲,現在在我國的大小河域中是很常見,因為所欲外來物種在水底下是并沒有天敵的,因為其吃魚卵的特征,會使當地魚類造成很大的威脅,于是便有網友紛紛建議,想讓這種魚類和之前的小龍蝦一樣,成為一種入侵失敗的物種,讓其成為我們口中的“美食”,但是清道夫魚能吃嗎?其實是并不建議吃的,那么原因是為何呢?我們在往下面看!
為什么說“清道夫”這種魚不建議食用呢?原因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1、清道夫魚的骨頭非常多,魚肉還是非常少的,對于愛吃魚肉的人來說,僅僅就憑這一特點就會讓很多人不想去吃它了。
2、其次就是這種魚相比于其他魚類來說,其營養(yǎng)價值是并不高的,并且吃起來還有非常重的土腥味,反正絕對不是一道“好菜”,不過如果廚藝高強,且不考慮魚肉少的問題話,可以嘗試一下!
3、然后就是它最為一種“清道夫”,專門吃水中的垃圾,導致其腹部中的細菌相對而言是非常多的,雖說其本身是沒有毒的,但是還是并不建議大家去食用!
注意:這種魚是屬于外來物種,因為人們之前并不知道它的身份,很多人都將其直接放生,但這會導致此區(qū)域中的魚類生態(tài)鏈會遭到破壞,所以大家在碰到這種魚之后,不要在放生了,如果不吃的話,便直接“處死”丟掉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