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過年習俗(4)
俊賢
菜上桌之后是不能立刻開席,小時候因為耐不住誘惑提前做到桌上,沒少挨過罵。菜放好后要舉行“叫飯”儀式,即請亡人回家過年,表示土家人不忘祖。儀式通常由家中年長輩分最高者主持,我家通常是爺爺叫飯。請幾人就擺幾副杯、碗、筷,先前將杯中斟滿酒,再將筷子橫放在碗邊(平時吃飯絕不允許將筷子放在碗上),由當家人喊某某回家團年,然后象征性地給碗中拈一點菜、添一點飯,等一會兒,將酒潑在地上,將飯倒回鍋里,再在碗或杯中篩上茶后倒在地上?!敖酗垺眱x式結(jié)束后,就放鞭炮送亡人出門。鞭炮放完后,全家人方可上桌團年。吃菜也是有講究的,小孩子十不準吃雞爪的,據(jù)說吃了之后寫字手會發(fā)抖,未婚男女不能吃豬蹄,吃了之后會找不到對象。小時候總是極不情愿的將夾到手的豬蹄拱手讓給大人,心里一面在想他們一定是在騙我,一面又擔心吃了以后真找不到媳婦。吃年飯也不能泡湯,要是泡了湯,意味著來年的事業(yè)也將“泡湯”。
土家有一種“搶”著團年的習俗,也就是比著看誰家的鞭炮放得早、放的多、放得響、放的長,農(nóng)歷大年三十這天有很多人家在下午兩三點鐘就開始團年,鞭炮聲一直不停歇,年味兒十足。
下午吃了年夜飯之后要“送亮”,這也是祭去世的祖宗和親人。帶上蠟燭(以前是煤油燈,小時候常常到中學后面拾學生用完的墨水瓶給爺爺做煤油燈)、香、紙錢到亡人墳前祭奠,點上蠟燭和香之后,磕三個響頭,放一掛鞭炮,這樣亡人也就過年了。送亮一般都只送四代以內(nèi)的直親,所有的親戚要給新亡的人“拜新年”(到墳前祭拜),一般是在過年之后,所以活人之間是忌說拜新年的。
晚上要給亡人燒紙錢,讓他們在那邊也過個豐盛的年。據(jù)說火眼的人是可以看到他們的。我二姑就是一個火眼很低的人,她就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事。小孩的火眼很低,晚上是不準到外面亂跑的,以防看到什么不干凈的東西。老人們說小孩躲在門縫兒后面可以看到“他們”過來取錢,因而我常常躲到門后觀看,或許我火眼太高,除了紙錢燃燒的火焰,我什么都沒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