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生死兩茫茫 埋葬禁忌(2)
愛紅
東北一帶,赫哲族、鄂溫克族中幼兒死后禁忌埋葬。赫哲人通常是用樺樹皮裹住尸體掛在樹上。鄂溫克人通常是用一個白布口袋將尸體裝上,扔到山坡向陽而草長得旺盛的地方。俗以為,小孩兒靈魂小,若埋到地下,恐出不來,以后就不會有孩子了。
舊時漢族死在外鄉(xiāng)的人禁忌回家安葬,一般是就地安葬,即便尸體運回來,也不能進家門,只能放在村外,直接埋葬,惟恐客死他鄉(xiāng)的人把災(zāi)禍帶到家中來。俗話說:“野鬼不能見家神?!笨钟袥_犯祖靈之虞。
天葬一般是在信奉佛教的民族和地區(qū)內(nèi)流行。如實行鳥葬的藏族,要把尸體運到天葬場。把尸體解剖,剁碎喂食成群飛來的“神鷹”。尸體被吃得越干凈,越認為是吉祥的事。若食而不盡,或者無鷹來食,則認為是不吉祥的事,說明死者生前有罪,靈魂不能升天。蒙古族在荒葬也是如此,人死后,將尸體放在木輪車上拉著跑,直到掉下來為止。尸體置于荒野,如果被鷹、狼等鳥獸吃了,即認為死者的靈魂升天了。如果七天后,死者的尸體還在,便認為不吉祥,要請喇嘛念經(jīng),替死者祈禱消災(zāi)。
各種葬式對殯葬的日時都有一定的俗規(guī)。漢族古時就有“三日而殮”的禮法。成殮之后,還要擇吉日才能葬埋。而葬埋日時的禁忌就更多。按照迷信的講究,凡于奇月死者,就在偶月下葬,偶月死者,應(yīng)選在奇月下葬。奇月、偶月要配合好才行,否則不吉。若不能及時葬進,可先柩起來。河南沁陽一帶,還有葬埋忌月的習(xí)俗,并且與姓氏有關(guān)。臺灣以及南方一些地區(qū),忌七月出葬。因民間傳說,七月為鬼月,該月陰間的鬼魂要到人世上來討食。為避鬼煞,故忌此月內(nèi)殯葬。
舊時,浙江民間還廣泛流傳著忌“重喪”的習(xí)俗?!爸貑省笔侵杆勒叱錾哪暝氯眨c死者死時的時辰有干支重字。俗稱“日不清”。遇上這類情況,要舉行特殊的葬儀,往往是在三、五更蓋棺,抬至郊外。喪家不穿麻,不能哭,要等七日后,才呼號奔告親朋,然后再補行喪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