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勞偏身詠春拳(3)
彥紅郎
基本內(nèi)容
鶴山古勞偏身詠春拳是詠春拳一代宗師梁贊先生晚年從佛山回到古勞居住時,將自己一生研習(xí)、教授詠春拳的所得創(chuàng)出來的,它是詠春拳的精髓。將正身詠春拳改為偏身詠春拳,顧名思義,在玩拳的過程中,總是根據(jù)招式,忽左忽右的不斷偏斜身軀。正身受打擊面大,偏身受打擊面小,假如對手打你的胸部,你正身面對對手,只要你擋不開對方的拳,或躲閃不及,就很容易被對方擊中,但假如你發(fā)覺對方打你的胸部時,只要配合馬步,把身形輕快迅速轉(zhuǎn)為偏身,對方便打不著你。在打拳過程中,人體象一個靈活轉(zhuǎn)動的軸承,你打左時他偏左,你打右時他偏右,縱使不出手招架,也打不著,總的來說,偏身可縮小被打擊面,更容易消卸對方的攻擊,更有利牽制對方、打擊對方。
二字鉗陽馬。身體重心宜下沉,含胸拔背,沉肩肘,兩腳站距不宜過寬,兩踋可靈活旋轉(zhuǎn),配合腰身。移動貼地,務(wù)使進退自如,不失重心。詠春拳一般手到哪里,腳到哪里,手腳一致。兩腳微微向內(nèi),雙膝、大腿常有護襠意識。
短橋寸勁。出手橋段不宜過長,幅度不宜過大,是為緊密不疏,不露破綻,不失重心,也便于收放、變化。寸勁是要練就在最短距離、最少時間內(nèi)發(fā)出最大的力量,出手先不用死力,貼近對方身體部位時才突發(fā)勁力。這樣既能使對手不易利用你打出的力量控制你,也可縮小影頭(預(yù)備動作的跡象),使對方難以捉摸、防范。
身體各部位,關(guān)節(jié)的靈活配合。一定要練習(xí)各個部位,關(guān)節(jié)的靈活性,身心協(xié)調(diào),使腿、腳、身、肩、肘、掌、拳、指都具防御和攻擊作用。
陰陽手,詠春拳出手一般兩只手都是陰陽相對的,即右手手心向上,則左手手心向下;右手手心向左則左手手心向右;右手手心向外,則左手心向內(nèi),不斷變化交換,協(xié)調(diào)靈動,也極具太極意識。
以柔制剛,剛?cè)岵?。接招或消卸對方攻擊通常是柔的,等于打籃球,人家從老遠用盡力把球傳給你,你只要把手放柔,巧妙的一收一接,球便毫不費力牢牢地接住了,但你迎著球的沖力,用手去硬接,手都震麻了,球也未必接穩(wěn)。當(dāng)感覺已把對手牽制住了,或把對手重心弄虛了,便實發(fā)勁力,狠命一擊,則為剛。整個技擊過程都是該柔則柔、該剛則剛,剛?cè)岵?,根?jù)戰(zhàn)況巧妙施變的。
連消帶打,借力打力,巧力取勝。連消帶打就是在消對方的攻擊時已含有打擊對方的意識和動作;借力打力則利用對方的沖力,加上自己的力量的和來打擊對方。利用對手的破綻,失平衡等時機,迅速給以巧打,所謂四兩博千斤,巧打取勝。
黐手練習(xí)。這是詠春拳一項很重要的練習(xí),兩個人的手搭在一起,不管一方的手怎樣出沒變化,另一個人的手都要憑感覺緊緊跟隨它,牽制它,這樣你攻我防,你退我進的不斷練習(xí),就能增強手的神經(jīng)反應(yīng)和靈敏度,練到一定高度,就算蒙上眼睛,手一碰上,對方就難以脫開。實戰(zhàn)時,只要一交上手,就能手感很有效的牽制、打擊對手。
木人樁的練習(xí)。在沒有人作練習(xí)的時候,就利用木人樁作對手,練習(xí)身手和力氣。木人樁的好處是可以毫不顧忌的盡情的打,缺陷是死的,不如真人的靈活多變,所以各取所需的與真人和木人樁對練。
十二路散手實用拳和三點半棍。梁贊晚年回到古勞,把所有繁多的套路去掉,精簡為十二路散手拳法,將六點半棍改為三點半棍。十二路拳招招致用,式式實效,不中看,卻中用。十二路拳具體為:大念頭、小念頭、標(biāo)錘、三箭錘、欄橋、雙龍、蝶掌、尋橋、鶴膀、短橋、標(biāo)指、伏虎。三點半棍是從原來的六點半棍精簡出來的。
由于鶴山古勞偏身詠春拳實戰(zhàn)技擊效果顯著,有一說可克制公安的擒拿術(shù),曾被視為禁拳,過去傳授是神秘、保守的,只在家族、親友中秘密進行,外界也鮮為人知,自從梁贊第四代傳人馮根珠到處找武術(shù)界名師比武,屢屢獲勝后,鶴山古勞偏身詠春拳得以揚名。2006年8月在佛山舉辦的中國首屆國際詠春拳黏手擂臺邀請賽,第五代傳人馮廣全操辦的一個非凡武術(shù)館派出16人參賽,獲得了男子青年85公斤以上,青年65公斤級,青年60公斤級、中年60公斤級、少年52公斤級共五個第一名;獲男子青年60公斤級、青年65公斤級、青年80公斤級、少年52公斤級、中年80公斤級、老年75公斤級共6個第二名;獲男子少年52公斤、青年60公斤、中年65公斤級共三個第三名;獲男子青年65公斤級1個第四名,除一人因病臨時棄權(quán)外,全部獲獎。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鶴山古勞偏身詠春拳的魅力。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鶴山古勞偏身詠春拳的偏見的改觀。各級有關(guān)部門的重視和引導(dǎo),鶴山古勞偏身詠春拳得以正常傳授,光在鶴山市城區(qū)就有第四代傳人馮強開設(shè)的鶴山市古勞偏身詠春拳國術(shù)總館、第五代傳人馮廣全開設(shè)的非凡武術(shù)館、第五代傳人勞六根開設(shè)的群英武術(shù)館三間。還有不少民間相互傳授學(xué)習(xí)的團體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