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臺山
念舊
三臺山,位于三臺縣城西1公里,緊鄰三射公路和綿三公路交匯處。海拔493.5米,南北最長1.250米,東西最寬600米的一座小丘。民國版《三臺縣志》記載:城西五里,突起三級,狀如層臺。
《通志》:蔚然奇秀,遠近瞻望如臺星,縣因此得名。丘體由白堊系下統(tǒng)蒼溪組紫,紅色泥巖、砂巖交互構(gòu)成。因地層傾角很小,影響地貌發(fā)育的主要因素是巖性:泥巖易遭風化剝蝕,往往在丘坡面節(jié)節(jié)向后退縮時,形成陡坎;砂巖較堅硬,抗風化能力強,常常形成平緩的頂蓋或坡面。泥巖與砂巖互層且產(chǎn)狀平緩的丘陵體,巖石經(jīng)差異風化呈現(xiàn)階梯狀,造就了“三臺山”。
三臺山是目前三臺縣重點旅游景點之一,有山水相依,花海蕩漾的植物園,是一座天然的生態(tài)氧吧。三臺山以其“三臺”聞名,山水田園,動靜相宜,分為“人文游賞區(qū)”、“森林休閑區(qū)”兩個區(qū)域。
主要景點有:果林謐境、自然山林、生態(tài)山轉(zhuǎn)、老年晨練休閑、青山情茶莊等休閑場所。春有蕩漾花海,夏有涪水風荷,秋有紅葉迎賓,冬有梅村煮雪,是心靈休憩之地,也是忘不了的夢中原鄉(xiāng)。
潼川知府費元龍《三臺山》詩云:“斗牛高拱臺星移,螺髻聳翠煙云垂。帝譴五丁施神巧,劚削峻嶺成階墀,臺級三層插銀漢,登天不駕蛟龍螭。靈峰云臺比肩立,眾山俯瞰皆平夷,我聞魯交此修煉,白石煮爛青松炊。窅然古洞藥灶冷,瑤草蓊翳霞紛披。梓州名山難悉數(shù),似此嵂崒稱雄奇。涪江郪水衍一派,牛頭葷確猶旁支。頗怪杜陵老騷客,茲山何獨慳題詩。牛頭曾構(gòu)小亭子,至今不復(fù)留茅茨。齊梁棟宇僅片石,苔蘚浸漶眠荒碑。何如三臺爭不朽,以山名邑常如斯。幾椽佛舍足游憩,安用布地黃金為。上躡絕頂蕩胸目,盡羅勝概增吟思。從旁指點前賢跡,翻令眾論滋猜疑。當年歌詠偶寄托,桑田滄海疇能知。大抵地靈藉人杰。山靈固有興衰時。長嘯一聲振林谷,呼朋痛飲傾于卮。
清嘉慶年間三臺知縣將三臺山收入“三臺六景”,并繪圖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