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婚戀(3)
浩迪君
普米族的走婚主要是雙方各居母家,由男方到女方走訪,以實現(xiàn)偶居生活,也就是“女方居住的走訪婚 ”。過“阿注”婚姻生活的男人們每天早晨都要往來于村落之間的通道上,他們是從“阿注”處來,回 自己母家和母系親人共進早餐,然后開始一天的勞動,晚餐后再回到“阿注”家住宿。也有兩家相距遠的,若干天走訪一次,住上幾天。這期間,男子就像個上門女婿,女家有什么活他都幫助干,如上山打 柴、下地勞動、喂牲口、帶小娃娃等。
阿注關系的建立不受經濟因素和等級差別的約束,但是體態(tài)、智慧、年齡與健康,則是能否建立阿注關系的重要因素,雙方只要情投意合,即可建立阿注關系。
過走訪婚分為長阿注和短阿注。長阿注的關系較穩(wěn)定,互相有一定的選擇條件。女子要求男子能干,送禮大方,相貌端莊,尊重女方長輩和家人。男子要求女子賢淑美貌,家務搞得較好,能干。短阿注具有 群婚的色彩,而長阿注卻愈來愈具有對偶婚的特征。
阿注之間只是同居的朋友,與正式結婚不同,他們結合隨意,離散也很自由,社會和家庭也很少過問。解除的方式簡單,如果男方有意見,就不再走訪女方,如女方想解除關系,可閉門不納,或在男子最后 一次來訪時言明,讓他將自己的隨身行李帶走,阿注關系就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