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宜州客家文化習(xí)俗(4)
七玥
婚嫁、壽誕、喪葬習(xí)俗
婚嫁
客家男女婚姻,一般都講究門當(dāng)戶對,然后通過媒妁、“合命”(由算命先生據(jù)雙方“年庚八字”推算相生或相克)、訂婚,最后嫁娶成親。女嫁出閣,必須哭嫁,內(nèi)容或?yàn)楦屑じ改搁L輩教養(yǎng)、勸慰父母好自保養(yǎng),或?yàn)樽栽股頌榕荒芰艏宜藕蚋改?、照顧弟妹,或?yàn)楸г垢改溉绦膶⑴畠杭奕?。男方迎親,以大紅花轎往女家迎接新娘,轎門上系歷書、明鏡、剪刀各一及銅錢一串,還有裝盛各種禮品的抬盒,新郎一般不親迎,“接郎”“接姑”代勞。新娘新郎入廳堂后,行敬拜天地、祖宗、父母及夫妻對拜之禮。族老點(diǎn)龍鳳喜燭并祝詞,祝詞“點(diǎn)燭光光,新人上堂,連生貴子,五世其昌”。禮畢,新人入洞房。次早,新郎、新娘向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及舅父母等長輩敬茶,老人回之以利市(紅包)??图胰巳绻楹鬅o子,多在兄弟或親房之子侄中選擇繼嗣,叫“過繼”??图胰艘话悴惠p易離婚,男子婚姻不如意可再娶,女子則自怨命運(yùn)不好。
壽誕
客家興做壽,宜州客家人也不例外,只要條件許可,年過半百,后生們即為老人做壽,俗稱“做生日”。但客家人重一不重十,多以晉一為尚,如五十一、六十一、七十一、八十一等,逢一祝壽稱做“大生日”。老人生日,在外的子女多設(shè)法回家為老人祝壽,各方親朋好友則攜帶禮物登門祝賀。主家先以面食款客,稱“食壽面”,然后置酒席宴請賓客。
喪葬
宜州客家人對死事的喪葬習(xí)俗與其他漢人無大差異。重病不起,子女病榻前聽囑咐,彌留之際,移于廳堂,睡在鋪禾草的地上,子女親屬在旁伺候,直至送終。人死之后,喪禮一般是:裝身。先用柚子葉煮水為死者浴身,男子剃頭,女子挽髻,穿壽衣、褲、鞋,并置金銀或珠子于死者口中,用紅面白里布被覆蓋尸身,安放廳堂之內(nèi)。報喪。通常以口頭走報有關(guān)親友,有的還于街頭、路口發(fā)布訃告。設(shè)靈帶孝。在廳堂擺香案設(shè)靈牌供親屬及賓客吊祭,孝男女則頭披白巾、身穿白衣、腰束麻索、手執(zhí)孝杖,“披麻帶孝”守靈。同時,請道士為死者做道場(打齋)。入殮。擇定時辰將死者遺體移入棺中,俗稱“封棺”,從此生死隔離,故封棺時孝男女必須撫棺號啕痛哭。吊祭。設(shè)靈堂,孝男女晨昏吊唁,親友吊喪,孝男女需跪兩側(cè)陪祭,出殯之前舉行大祭,由族老恭讀祭文。祭畢,起棺出山(出殯),由“八仙”(8個抬棺者)抬棺往“山地”(墓地)。出山送葬時,前導(dǎo)者一路燃放鞭炮、拋撒紙錢,后生人舉挽聯(lián),長孝男雙手捧靈位牌由陪者先于棺前行,其余孝男女及親友、賓客隨棺后,行至半路,靈位及賓客先回家,死者由親屬送至墓地,按預(yù)定之“吉時”下葬,“入土為安”??图胰说膲?zāi)箻?gòu)造呈長形,前寬且高昂,后窄較低矮,是客家與其他族群墳?zāi)沟母緟^(qū)別,地方俗稱“螞拐墳”、“麻介墳”。
宜州客家的神靈崇拜與禁忌
宜州客家和其他地方的客家人一樣,相信神仙圣佛的觀念比較濃厚,這和千百年來的信仰傳承有關(guān)。同樣,因其相信“一命二運(yùn)三風(fēng)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陋習(xí)和禁忌也不少。
神靈崇拜
客家人對天地神靈敬畏,逢年過節(jié)敬奉祖先的同時,也要在門外插上一柱香向老天爺虔誠禮拜,在客家人生活的村落,是村有“社公”(土地神),家有“灶王公”,田頭有“伯公”,建屋、葬地都必須講“風(fēng)水”。對社會神崇拜,他們崇敬孔子先圣,重視教育,以“耕讀立家”為祖訓(xùn);他們敬畏閻羅王,有“閻王注定三更鼓,不再留人五更天”之說;他們敬畏“三界神”(傳說為明初廣西貴縣人,能“預(yù)知人間事”、“以青蛇定是非”);洛西一帶客家人亦敬重“謝氏仙娘”(地方俗稱“麻介仙娘”)。然而,對祖先崇拜是客家人神靈信仰中的最重,不論貧富,家家戶戶都在正廳上方設(shè)祖宗神臺(客家稱“阿公樓”)。祀祖有拜山、拜祖、敬祖之分,拜山在清明或重陽時舉行,拜祖在喜事或傳統(tǒng)節(jié)日舉行,敬祖則把飯菜酒茶擺設(shè)如宴,在祖宗神臺前進(jìn)行,肅穆隆重。
禁忌
客家人因相信命運(yùn),畏忌神靈,其陋習(xí)與禁忌不少,最常見的陋習(xí)有算命、看相、問仙、占卜、喊魂、風(fēng)水、擇日和入廟拜神求簽問禍福等;禁忌與鬼神迷信有關(guān),如新年正月初一忌講一切不吉利的話語,忌聽到老鴉、貓頭鷹叫,忌路見蛇“打花”(交配),忌學(xué)童啟蒙上學(xué)時遇牛和“四眼婆”(孕婦),有“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白布(指死人)”之諺語,為辟諧音,把豬血、豬舌改稱豬紅、豬利(血、舌客家話諧音“失”),把書稱為本子(客家話“書”、“輸”諧音)。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宜州客家,本源于閩、粵、贛之客家之后,又多遷徙于桂東、中、南各地,其文化習(xí)俗既沿襲閩粵客習(xí),又有桂客家之特點(diǎn),更有中州客家遠(yuǎn)祖的淵源,筆者以上所略說,只求拋磚引玉,以祈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