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陽風俗瑣談(5)
一夜驚嚇
老人去世,一般放置一期,即七天,冬天天冷,也有放置多達三期的,令人不講究繁禮縟節(jié),所以每在第四天出殯,即鄉(xiāng)間所胃“三天燒紙四天埋”。出殯前日,兒女、兒媳要在老盆底上用破剪刀各鉆一眼,說是鉆眼多,惡水漏得快。出殯分早殯、晚殯。兩種說法:“一說早晨起來就準備出殯,安葬結束回來吃飯為“早殯”;早飯后出殯,安葬結束回來吃中飯為“晚殯”。另一說則是上午殯為“早殯”,下午殯為“晚殯”。
出殯當日,孝子在大總陪同下去跪請?zhí)Ч渍吆痛蚩诱摺4蚩诱邽樗娜嘶蛄?,要求子女雙全或多子者。墳地一般已請陰陽先生看好,打坑時,長子隨先生下地,確定位置后即破土,第一鍬土長子兜回撒于糧囤,以祈豐收富足。這時親友陸續(xù)來到,擺祭禮(會多送現金)。然后請客燒紙,準備出殯。出殯時,長子肩扛柳棍大幡,在巷口起棺時將老盆摔碎。孝子孫及男客均可進入墳地,女眷只送至村口即回,但在花溝一帶,女眷也可進入墳地。真可謂“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規(guī)矩”。
出殯途中,紙幡要盡量在樹枝上拉掉。進入墳地,抬棺圍著墳坑左三圈、右三圈,今只一圈,即下葬,由陰陽先生確定棺木方位,幡棍置于棺后,但不便成活,填土封土,燒紙放炮,孝子跪謝,方回就夕。安葬次日圓墳,全家及至親同往,多加封土,今也有當日圓墳者。
喪葬在當地習俗中是大事,頗為隆重。但幼喪則極簡。
喪事當年春節(jié),春聯貼紫色紙,第二年貼綠色紙,第三年才貼紅紙。但如遇婚嫁生育等喜事,則不再忌諱,名為“沖喜”。
關于喪葬習俗,由于多年推行火化,禮儀上逐漸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