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霖 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狀元(3)
芒種男神
憂國愿豐年
民國建立后,腐敗的清朝宣告結束。劉春霖希望民主建立,能使國家走上富強,不再受外國的欺辱,毅然參加了政界。可是,袁世凱的竊國稱帝以及黎元洪、段祺瑞的府院之爭,繼之軍閥割據,直奉、直皖戰(zhàn)爭的混亂局面等等政權頻繁更迭的情況,使劉春霖對國家興衰頗感憂慮。所以,他不久便脫離政界,在家隱居。隱居期間對國家的興衰仍很關心。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國東北時,正值劉春霖的60整壽,家人準備給他祝壽。劉春霖卻攔阻家人說:“國不安寧,民不聊生,我的生辰不準聲張,不迎客,咱們一家人玩兒一天就行?!比欢?,生日臨近幾天,滄州、保定的親戚便提前來了,各地摯友也相繼祝賀。
兒子劉海云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應酬答謝,只好請來個京劇、曲藝團在家辦了堂會。演出京劇時,劉海云并效法老萊子彩衣慰親,粉墨登場,四座賓朋為之歡呼不已。在這種歡樂情況下,劉春霖憂國憂民之心,依然是有增無減。他在壽期的詩詞中,詠出了“憂國忍能看彩戲,為傳雪已兆豐年”的詩句,以杜甫“憂國愿豐年”的典故,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這兩句詩也寫進了他的《六十自述》詩中。
劉春霖《六十自述》
我生性僻愛林泉,天賜名區(qū)結勝緣。 學古堂前蓮似海,臨漪亭畔樹如煙。
農場觀稼層樓迥,御苑簪毫大鏡圓。 投老更逢蕭散地,朝朝森木玉壇邊。
第一人中最后人,只今四海剩孤身。 平生競曲沂公志,忠直難稽宋代臣。
望氣黃明通尚德,出神暗夕證前因。 不崇高第崇高行,閫內觀型藻鑒真。
遇順初乘萬里風,炎炎箴語感南豐。 薦書北海虛青眼,執(zhí)戟東方滯白宮。
散木不材原是福,息機抱甕豈求功? 守常自是安心法,吾駕難回水勢東。
浩然直養(yǎng)氣無虧,根直天人俯仰時。 風轉滄流堅道力,煙開岱頂豁襟期。
諸儒競說朱云辯,一語能回季布危。 陳跡六經同棄物,雕蟲敢說壯夫為。
閑居無人不陶然,卜筑西城喜地偏。 課幼藉成娛老計,買書幸有賣文錢。
坐忘漸悟神仙訣,飽食猶為博奕賢。 憂國忍能看彩戲?為傳雪已兆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