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節(jié)日(5)
清昶桑
19個省有20個省慶日,埃及是世界上最早有國王的古國,幾千年來產生過帝王無數,但有趣的是只有一個省的省慶和紀念國王有關,而且還是個反面典型:亞歷山大省的省慶是為了慶祝1952年7月26日法魯克國王的下臺。這個埃及末代帝王治國能力低下,卻以喜歡充當業(yè)余小偷而成為笑柄,民眾對他的倒臺拍手稱快,倒也不足為奇。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19個省卻有20個省慶日,因為貝哈拉省有兩個:一個紀念1922年一次偉大的考古發(fā)現,另一個紀念1807年當地人對英軍的英勇抗擊。
每逢省慶日,當地人就會舉辦巡演、游行和大型集會等活動。那些表現豐收、勝利的省慶日會有歡快的游園活動,而那些紀念慘案、緬懷先烈的省慶,則往往顯得莊嚴肅穆。有關方面會借此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向死難者表達敬意。省慶日通常不放假,不過塞得省是個例外。因為它的省慶日(12月23日)同樣也是全國勝利日。在第二次中東戰(zhàn)爭中,塞得港軍民對英、法、以軍隊的進攻進行了頑強抵抗,為埃及組織反擊和尋求國際支持爭取了寶貴時間。按照前總統(tǒng)納賽爾的話,“塞得港犧牲自己,卻拯救了埃及”。因此這一天全國放假,軍隊還會在省府廣場前舉行盛大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