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春節(jié)習俗(3)
歡欣郎
月牙形“碑”
恭拜過后,人們會泡茶敬長輩,表達晚輩對長輩們的敬愛之情,并且將祭拜過的果品分一些給大家吃,讓親朋好友們在新年伊始便甜甜美美。敬過甜過之后,人們方才紛紛回房睡覺。
“攻炮城”和“賀正”
舊時,初一上午,政府會在中學舉辦拔河比賽、猜謎大賽、村籃球賽等活動,人們紛紛前往參加觀看,最值得一提的是“攻炮城”活動。比賽時,會有一串鞭炮掛在一根豎立著的竹竿上,參賽者點燃另一串鞭炮對準竹竿上的鞭炮投去,裁判以參賽者投炮的次數(shù)和精準程度為依據(jù)定出一等獎(150元現(xiàn)金)、二等獎(100元現(xiàn)金)、和三等獎(50元現(xiàn)金)。人們積極踴躍參加此項活動,不僅為了增添新年熱鬧氣氛,也不僅僅為了那些獎金,更多是對來年鴻運的美好期望。
而現(xiàn)在此類活動漸漸消失,人們多在家迎客或者外出拜訪好友。因此“賀正”取代了以往的活動。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霉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征福壽綿長(切忌吃稀飯,如此便可避免接下來出訪好友時“半途遇雨”)。早餐后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此外,在初一之日,婦女們多備好貢品、“經(jīng)”、鞭炮、香、蠟燭等,紛紛前往離家較近的寺廟“定明院”燒香求福,或者到更遠的有名的祈福圣地“清水巖” 燒香祈求來年家人多福多壽。
女婿日
正月初二,安溪民俗稱之為“女兒女婿日”。據(jù)說,過去的這一天清早,女兒一家,穿著盛裝,隨帶雞、豬腳、面線、豬肚、糕米果和糖果餅干等,一起回娘家。女婿帶領一家人給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禮數(shù)之重與為老丈人祝壽的差不多。設宴款待,岳父同眾女婿以及自己的兒子一桌,岳母同眾女兒、兒媳圍成一桌,而眾多表兄弟姐妹圍成一至幾桌,盡享大團圓之喜。
巡燈
在安溪,人們認為男子為“燈”,“燈”閩南話中發(fā)音為’丁’家中有多少個男子就哪幾個燈,以前多是男子去巡燈,隨著時代變遷,現(xiàn)在女子也能去巡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