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棲霞戲燈穿花
問兒
“穿花舞”又名“戲燈穿花”,流傳于膠東半島腹地棲霞臧家莊鎮(zhèn)泊子村一帶,是手持花燈扮演各種戲曲人物的集音樂、戲曲、舞蹈、民歌等為一體的綜合民間表演藝術(shù)。棲霞的“戲燈穿花”由當?shù)亍懊耖g小戲”(也叫“草臺戲”)發(fā)展而來?!皯驘舸┗ā碑a(chǎn)生于元朝,發(fā)展于明清,清末民初興盛于泊子村,并輻射到周圍十多個村莊。在泊子村,男女老少都玩“燈”,家家戶戶都會跳“燈”。
“戲燈穿花”一般由24人組成,男女各12人,主要有“頭燈”一人,是演出的核心;另有身著不同戲裝的男女“燈花兒”各數(shù)十名?!皯驘舸┗ā笔恰安菖_戲”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在演出時,一般可分為“開臺”和“收臺”兩種形式。
“開臺”即為戲班班主在臨開演之前,帶領(lǐng)已經(jīng)化好妝的全體演員,手持插滿簇花的“燭燈”在臺前廣場處跑“戲燈穿花”,跑完“戲燈穿花”后,將“燈”懸掛于舞臺四周的木柱上或布置在舞臺的臺口前,然后演出正式開始。
“收臺”是指戲劇演出結(jié)束后,大部分觀眾仍意猶未盡,于是戲班班主帶領(lǐng)參加演出的演員們穿著演出服裝,到當?shù)卮迩f內(nèi)再跑“戲燈穿花”,并唱“燈戲”送上美好的祝福。
“戲燈穿花”的道具主要有花盆、蠟燭、簇花?;ㄅ枋怯赡緱l制成方形,上大下小,再粘糊彩繪,燈后固定木條,以便手握。蠟燭固定在花盆底部的十字形木架上。簇花由人工扎制而成,主要有迎春花、荷花、牡丹、菊花、百合花、月季等。
“戲燈穿花”的步法要求步子小而輕,使花盆平穩(wěn),花兒顫動,而燭火不滅。隊形變化主要有“剪子股”、“八字”、“四門斗”、“龍擺尾”、“雙菱花”、“蛇蛻皮”等。舞蹈時,花盆隨舞蹈者起起伏伏,進進出出。舞者的扮相、動作、表情各不相同,縣官的狡猾與滑稽,村姑的純真無暇……各色人物在這一小小舞臺上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演出的劇目有《打漁殺家》、《武家坡》、《鋸大缸》等。
歌唱部分為“十二月對花”,又稱“燈歌”,在舞蹈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便有一個“股節(jié)”,舞者隨著激越的鼓點分男女排成兩行,在瑣吶、二胡等樂器的伴奏下,一男一女成對扭著、跳著出現(xiàn)在中間,對唱“十二月歌”。對唱是一問一答,一唱一和,歌詞風趣而富有哲理。每個月都有一種代表性的花兒,回答時也恰如其分地說出一個與花兒有關(guān)的典故或傳說。如:問“正月里是什么花人人所愛?什么人手扯手走下山來?”答“正月里是迎春花人人所愛,梁山伯祝英臺走下山來。”問“二月里是什么花披頭先老?什么人背書箱定下乾坤?”答“二月里是老公子花披頭先老,孔夫子背書箱定下乾坤?!眴枴叭吕锸鞘裁椿M園所紅?什么人在桃園結(jié)拜弟兄?”答“三月里是桃花滿園所紅,劉關(guān)張在桃園結(jié)拜弟兄”……《十二月對花》的伴奏采用小民樂隊組成,樂器有竹笛、笙、二胡、木魚等。
“戲燈穿花”流傳至今,仍保持著古代戲曲的胎記,它為我們研究明清時代“民間小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依據(jù),也填補了山東省“民間小戲”中“跑戲燈”的空白。
“戲燈穿花”以一種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帶著古代民間戲曲文化的胎記,在蘋果之鄉(xiāng)的沃土中繁衍生息。她雖然原始,卻如剛采擷的清香帶露的山花,沁人心脾;雖然粗獷野性,卻以其天然的純真,依然活躍于膠東屋脊的秀美大地上。
十二月對花
正月里是什么花人人所愛?什么人手扯手走下山來?
正月里是迎春花人人所愛,梁山伯祝英臺走下山來。
二月里是什么花披頭先老?什么人背書箱定下乾坤?
二月里是老公子花披頭先老,孔夫子背書箱定下乾坤。
三月里是什么花滿園所紅?什么人在桃園結(jié)拜弟兄?
三月里是桃花滿園所紅,劉關(guān)張在桃園結(jié)拜弟兄。
四月里是什么花蟠龍上架?什么人去征掛死里逃生?
四月里是黃瓜花蟠龍上架,有劉海去征掛死里逃生。
五月里是什么花滿坡所黃?什么人在磨坊淚珠兩行?
五月里是小麥花滿坡所黃,李三娘在磨坊淚珠兩行。
六月里是什么花珍珠落地?什么人做老酒醉死柳林?
六月里是小粟花珍珠落地,有杜康做老酒醉死柳林。
七月里是什么花單根數(shù)柳?什么人持鋼鞭打開春秋?
七月里是芝麻花單根數(shù)柳,楚霸王持鋼鞭打開春秋。
八月里是什么花滿坡所白?什么人訪白袍閃了一跤?
八月里是喬麥花滿坡所白,有敬德訪白袍閃了一跤。
九月里是什么花滿坡所黃?什么人丟金釵撲入黃昏?
九月里是小菊花滿坡所黃,李翠蓮丟金釵撲入黃昏。
十月里是什么花嚴霜打死?什么人送寒衣哭倒長城?
十月里是梅豆花嚴霜打死,孟姜女送寒衣哭倒長城。
十一月里是什么花飄飄揚揚?什么人去摸魚孝敬爹娘?
十一月里是小雪花飄飄揚揚,有王小去摸魚孝敬爹娘。
十二月里是什么花滿家所亮?什么人上西天稟報玉皇?
十二月里是蠟燭花滿家所亮,張灶王上西天稟報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