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神-月光菩薩的傳說(2)
代卉氏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fā)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渡胶=?jīng)》、《搜神記》等古籍中都記有此事。
此后,月神就較普遍地為民間供奉。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月神。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月神祈求團(tuán)圓。元代大戲劇家關(guān)漢卿就寫過一出《拜月亭》。《西廂記》里的崔鶯鶯也虔誠地對月神傾訴希望遇到意中人的情懷。清人丁耀亢所著的《續(xù)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一對癡男怨女鄭玉卿和銀瓶私嘗禁果后,推開窗戶,雙雙跪倒,對著月亮說:“就兩人有一人負(fù)心的,就死于千刀萬劍之下?!庇腥さ氖?,有些單相思的男女也要請?jiān)律裨u理,或訴衷腸。
我國有許多少數(shù)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風(fēng)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動,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尋求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永結(jié)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