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女不祭灶
高誼
過年,是中國人最開心的日子。但在古代,也是禁忌最多的時候,特別是女人過年,更有不少禁忌。
為啥女不祭灶?
古代女人過年的禁忌,從過小年,即臘月的“祭灶日”,便開始了。
祭灶習俗在中國各地都存在,在先秦時期屬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五祀”之一,萬一“灶神”到玉皇大帝那里告黑狀,那就麻煩了。所以,過去家家都很重視祭灶,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各種方式“賄賂”灶神,讓他心情愉快地上西天“匯報工作”。
祭灶的日期各地是不定的,但以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兩天為主,即所謂“金三銀四”,也有少數(shù)地方和人家,如船民是二十五祭灶,這便是“官三民四船家五”一說。據(jù)明代《北京歲華記》,北京人多在二十三日“祀灶”,這與皇城根兒多官宦之家有關(guān)。而像蘇北泗陽這類小地方,祭灶日則不集中,據(jù)民國《泗陽縣志》,當?shù)丶扔卸涝睿灿卸男徐搿?/p>
不論選在哪一天過小年,有一個潛規(guī)則是不變的,即不能讓女人主祭——“女不祭灶”。
“女不祭灶”始于何時?
“女不祭灶”的習俗由來已久,南宋詩人范成大《祭灶詞》中寫道: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這說明,至少在南宋,祭灶時便要求女人回避了。為什么不讓女人祭灶?民間傳說,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話人物化身的男性神,是個很有范兒的小白臉,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灶神是位帥哥。試想,一個女人拜倒在美男子的腳下,是什么意思?這不是女人出軌的兆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