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都不肯保佑的事情(2)
任人宰割
這一年風調雨順,莊稼的長勢特別好,眼看便是一個豐收之年,弟弟雖然很辛苦,但是心中多少有些安慰,拜佛的哥哥有時也會下山逛逛,當他看到莊稼時也異常的興奮,因為他覺得這就是他拜佛的回報。
轉眼到了秋天,就要到收獲的時刻,弟弟忽然犯愁了,原來莊稼太多,弟弟擔心自己忙不過來,若是錯過收割的時節(jié),便可能會影響產(chǎn)量。
這一天,拜佛的哥哥在寺廟里意外的見到了弟弟,哥哥問弟弟來的原因。
弟弟說,我是來告訴哥哥豐收的消息的。
哥哥高興的說,你看怎么樣,若沒有我誠心誠意的拜佛,你怎么會有那么好的收獲呢。
弟弟笑瞇瞇的點頭稱是。
哥哥很安慰,他記得當時住進寺廟里的時候,弟弟還頗有微詞,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用事實證明了自己所作所為的正確性。
弟弟對哥哥說,其實我這次來是不打算回去了,我覺得既然哥哥一個人拜佛都那么有成效,那么我也打算搬進來和哥哥一起拜佛,這樣以后收獲便會更大。
哥哥想想地里就要收獲的莊稼急了,他大聲質問弟弟,你也來拜佛,那地里即將長成的莊稼誰管?哥哥越說越氣,把弟弟好好的教育了一次。
弟弟終于忍不住笑了,他說:哥哥呀,原來你也知道光拜佛不種地是沒有收獲的呀。
佛經(jīng)里出現(xiàn)這樣一則故事,本身是非常有趣的。
要知道人生有自己的信仰,是件好事情,那是困惑與混沌時心靈的好去處。
可是若一味的去追逐明天,懺悔昨天,而放棄當下的事情,是不是將思慮擺錯了位置呢?
如果學佛學會的僅僅是拜佛的姿勢,而不是一顆佛心,那學與不學也沒有什么差別了。
不去體會佛經(jīng)里千年沉淀出的學識,而一味的把佛祖當保姆用,佛祖也只能苦笑了。
一切皆有度。
迷途中,長者的指尖便是道路的起點,何必一定要等待引路人把我們領到終點?
上天給了我們和煦的風與滋潤的雨,不懂得耕耘,饅頭是不會直接掉下來的。
有人教會了我們做人做事的至理,還要作奸犯科,再埋怨佛光不能普照就沒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