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橫縣李萼樓莊園
久伴
李萼樓莊園,位于廣西橫縣馬山鄉(xiāng)汗橋村委西汗村,屬于清代民居古建筑, 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其規(guī)模之大,保存之完整,在廣西都不多見,是南寧唯一僅存的著名莊園。
莊園依山勢而建,坐北朝南,布局嚴謹。莊園中最大的三座宅屋叫“三昆堂”,即德惠堂、光裕堂和敬修堂。每座建筑可獨立成院,又都有小門相連。它們是莊園所有建筑中工藝最好,藝術(shù)價值最高的建筑。
據(jù)考證,李萼樓莊園建于清道光年間(1820~1850),距今已將近200年的歷史。其創(chuàng)始人是李萼樓的曾祖父李自超。“李萼樓”并非莊園樓名,而是莊園的末代主人。
李萼樓原是當(dāng)?shù)孛耍蟠鷮λ^為熟悉,加上他對莊園又進行了擴建、增建了幾座宅屋、花園和碉樓,使莊園更趨恢宏,故后人將莊園稱為李萼樓莊園。
青磚黛瓦間,仍透出幾許當(dāng)年的輝煌,也透出幾許故去的神秘。
煙雨中,它似是一位在沉睡中的老人,古樸、滄桑而又帶著破敗。沿著幽深狹窄的青條石階迤邐而上,靜謐中有種凄清之感,仿佛進入了另一個時代。
在“三昆堂”建筑群的壁面上,除了有漢字題詩賦額外,還有滿文銘文,反映了當(dāng)時清廷滿洲貴族統(tǒng)治的時代背景。
東墻上下兩層全是歐式窗臺,使莊園又添了幾分洋氣,而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每個歐式窗楣的上方還有類似拉丁字母的銘文:Iaug Yuan Szu Li,其中以最西端窗楣上方的洋文單詞最長(惜未能看清楚字母)。
這些西洋字母組成的單詞至今未能破譯,成為李萼樓大院一個待解的百年謎團!這些外文符號也使得李萼樓大院成為我國匯集了包括漢字、滿文、拉丁字母三種文字在內(nèi)的近代古建筑群,可謂一絕!
李萼樓莊園在其建筑及其石雕、木雕、磚雕等雕塑工藝還有壁畫等都保持完好并獨具特色,對研究清末民國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建筑、文化藝術(shù)等都具有較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