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響腸河鬧花燈
思思
鬧花燈,看花燈,花燈會曾經(jīng)是響腸河人一年一度的盛會,是老少共同參與的游樂會,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歌舞晚會。這個舞會以天當(dāng)幕,以地當(dāng)臺,星光明月做燈,山風(fēng)流水做琴,一演就是七、八天,一舞就是上千年。
過年了,一年里風(fēng)調(diào)雨順,收獲豐盈,稻谷滿倉的鄉(xiāng)民們便醞釀著組織一支花燈隊。大家要為豐收之年慶祝慶祝,熱鬧熱鬧。
正月初的時候,半下午戲燈的隊員們便吃了飯,嗩吶一吹,鑼鼓一敲,花燈隊就出發(fā)了。花燈隊伍當(dāng)天要到哪村,會提前通知的。遠遠地看見花燈隊伍燈光閃爍,鑼鼓喧天地過來了,人家門前便擺好香案燃著蠟燭。當(dāng)花燈隊來到近處便響起了聲聲鞭炮,龍燈便在這家門前歡樂地騰躍起舞。獅子便會跳舞,跪拜,作揖,嗩吶也奏起歡快的曲子,鑼鼓也敲得格外熱烈。
演唱隊員穿戴戲裝,唱上一段優(yōu)美的高腔。那幾個專門收集禮物的人就將主人賞給花燈隊的香煙、瓜子、米粑或者紅包收起來。通常情況下,興旺的人家,做喜事的人家,愛面子的人家,豐收的人家,都會擺香案迎接花燈隊。戲燈的隊伍帶上這些收獲,朝下一個擺香案的人家舞去。大家不在乎收獲多少,只圖一個快樂,圖一個熱鬧。
有些姓氏的祠堂,大屋的堂軒也請花燈隊進去舞一陣,以示家族的興旺,以求門戶的吉利。
花燈隊伍在村莊間穿行,有時會遇上俏皮鬼前來“炸燈”。炸燈者用小掛百子鞭朝龍、獅身上亂扔,高水平的舞燈者能將這些“炸彈”巧妙地躲過。常常有許多大人小孩同時進行轟炸,龍獅身邊便煙火彌漫,響聲連連,電光閃閃。這時圍觀者前呼后擁,玩燈者騰挪跳躍,左躲右閃,好似武功表演一般。這便到了戲燈的高潮時刻。也有那種缺德鬼,用長長的千鞭從兩頭點著,搭向獅子背上。一般水平的玩燈者躲閃不開,只有任炸,把個好好的獅燈炸個破敗不堪。也有高明的玩燈人,就地一滾,擺落鞭炮,昂起頭,歡快地向炸鞭人罩去。
山村戲燈一直要戲到元霄節(jié)。元霄之夜,圓月高掛中天,各路燈會從四面八方一同匯集到響腸街上。彭山的隊伍從上街過橋進街,南沖的隊伍從惜字亭下進街,西沖的隊伍從下街頭進街,金山的隊伍從中街進街。數(shù)支花燈隊從東南西北一齊匯向三百米長街。長街上流光溢彩,璀璨奪目,真?zhèn)€是“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一夜魚龍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