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扦柚球(柿燈節(jié))(2)
永波
歷史淵源
“柿燈節(jié)”分布的地區(qū),極大多數歷史較為悠久,那里的人們很早地就生活、衍息在這塊土地上,他們淳樸勤勞,民風甚佳。過去他們自產自給,生活雖然清淡,倒也自在快樂,他們順天意,敬鬼神,待人誠懇。村村之間,戶戶之間,人人之間相敬如沫,過著恬靜的山野生活。大約于二、三百年前由于三官信俗由“下音”(指溫州市區(qū))傳入,對于楊府爺、陳十四、觀音、地藏王、五顯大帝等的信仰尤為虔篤。他們認為:人在做、神在看,于是他們行事做人頗為小心。他們也相信信奉神的力量的偉大,于是他們虔誠祈求,保佑他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由于時間在轉移,時代在改變,人的思想概念在不斷的更新,再加上當地的地域,特產等環(huán)境,人們對于單純的點香燭,燒紙錢,默語祈求的敬拜不滿足了,于是他們從單純信俗敬拜,漸漸地轉向了生活化、地方化、大眾化。近幾年,物品也有了改變,結合當地的情況逐年演化成了如今的“柿燈節(jié)”,可以說“柿燈節(jié)”是來自當地民間,并為當地民眾所享用,據有的老人們回憶和傳說該節(jié)應有100多年歷史,而今“柿燈節(jié)”更是進入經濟化和大眾化的階段了。
基本內容
時間:每年農歷七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
地點:文成縣公陽鄉(xiāng)等地
參與人員:當地百姓,家家戶戶以及其親朋好友。
主題:祭拜地藏王菩薩,祝賀入秋的柿等農作物豐收,會親探友。
基本內容:焚香點燭祭拜地藏王,扦柚球,做香燈。設宴接得親朋好友。燃放鞭炮、嘗新糯柿,敲鑼打鼓唱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