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東至風俗
巧風
安徽東至民風淳樸,歷史悠久,文化傳承厚重,人們感情細膩,古道熱腸。地處長江以南,被譽為真正的江南。有蒙古最后的部落,有歷山牌坊,朱元璋妃子墓,有名的三十里,堯舜耕種與東至歷山,瑞德政碑,崖刻、梅堯臣、昭蕭太子等等一語難表?,F(xiàn)介紹一下東至風俗。
1、祭祖:每年的大年三十、元宵、三月三、清明、七月七、中元節(jié)都要上山祭祖,其中清明節(jié)前后三天要修祖墳,將祖墳堆的高高的,表示子孫興旺發(fā)達。
2、貼對聯(lián):三十當天要貼對聯(lián)、門神。有的家族不是三是過大年,徐姓25大年,余姓26大年。
3、祭司命老爺:大年三十晚上要祭司命老爺,傳說司命老爺在廚灶處,夜晚要焚香禱告。
4、祭天神:三十晚上要在供桌上焚香,供上豬頭豬尾巴。
5、吃年飯前要請祖宗回家過年,清完后要放鞭炮,關(guān)門吃年夜飯。年夜飯吃的時間越長越好。
6、吃完年夜飯有開門、關(guān)門、屋里燈全部點亮。凌晨鐘響后,開門放鞭炮迎春。也有人家會從山上抗材回家,寓意“家財”。
7、吃年:三十晚上必須熬夜,相傳天上神仙夜過人間,看見燈火,聽見人說話會賜福。
8、年夜飯必須要有魚,寓意“年年有余”;必須要有雞蛋,譽為“元寶”;必須要有丸子(東至話:園子),譽為“團團圓圓”;必須吃雞腳,譽為“撓錢抓”(東至話),飯碗必須剩飯,表示有富余的意思。要吃年糕,寓意步步高升。
9、小孩子不能吃雞腸,一說寫字歪歪扭扭,一說小孩子吃雞腸氣量不大(小肚雞腸)。
10、小孩不讓吃魚腰--孬子孬、吃魚腰。要吃魚頭--吃魚頭有人求。吃魚尾會劃水(劃水東至話--游泳的意思)。
11、拜年:小孩給長輩拜年要下跪,然后長輩給壓歲錢。去拜年要拿禮品,一般是糖、糕、棗子、荔枝、酒之類的,有些地方拜年還要放鞭炮迎接。棗子荔枝寓意早早立志,酒寓意長長久久,糖寓意甜甜蜜蜜,糕寓意步步高升。
12、禁忌:初一不掃地、不潑水、不動刀。初二回娘家拜年,但是女兒不能留宿。
13、擦屁股嘴:年前年后不能亂說話,比如死啊、殺啊什么的,一般孩子說了父母聽見就會說句“童言無忌”,有的父母為了防止孩子亂說話,就會拿茅廁上的草(以前的茅廁都是稻草圍的)擦孩子的嘴,叫擦屁股嘴。
14、舞花燈:東至花燈被入選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正月初一--十五有很多的花燈舞。游燈講究很多,要上游,要張彩,要放炮,要敲鑼打鼓(注:東至縣被入選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要盤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