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頭鹀 頭部黑色 全身呈現(xiàn)黃色成群將樹染黃
溪純氏
關于黑頭鹀,它是單一物種,沒有亞種分化。那么它還有一些什么特征?它的生活習性又是什么樣的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黑頭鹀
黑頭鹀是一種小型鳥類,主要分布在中亞、印度等等地區(qū)。它們的繁殖期是在5月到7月,雌鳥每窩大概會產4到5枚卵,孵卵的任務由雌鳥自己承擔。黑頭鹀會將巢穴建造在距離地面高度在1米左右的小灌木和小果樹上,植物的細莖、細草、毛、羽毛等是它們筑巢的主要材料。
特征
黑頭鹀的體型較小,和褐頭鹀的關系密切,它的體長大約是18厘米,體重大約是27到35克。它的頭部是黑色,后頸部和背部是鮮栗色,腰部和尾巴上面的羽毛是淡栗色,頸側是黃色,下體是鮮橙黃色。繁殖期的時候,雄鳥的頭部是黑色,冬季的時候頭部顏色更為暗淡,背部是褐色,腰部有棕色;雌鳥全身的顏色是皮黃褐色,上體有深色的縱紋。黑頭鹀的虹膜是暗褐色,嘴巴是鉛藍色或者藍灰色,腿和腳是暗肉色。
生活習性
黑頭鹀喜歡生活在平原耕作區(qū)、矮林地帶、山邊稀林等等地方,它們通常會結成大群去到成熟的谷地,如果它們成群棲息在樹上,那么樹都會變成黃色,就好像是身上的顏色把樹染黃了。它們很喜歡在電線上鳴叫,雄鳥更喜歡在雌鳥孵卵地附近的樹上叫,鳴叫聲跟黍鹀很像,飛行時候的叫聲深沉且生硬,跟黃鹀的叫聲類似。谷物、種子、漿果等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現(xiàn)狀和保護
目前黑頭鹀已經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2010年鳥類紅色名錄、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