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設計了紫禁城(2)
亦凝氏
朱棣登基不久,一心想為建文帝報仇的御史大夫景清在朝堂上意圖謀刺,險些要了朱棣的命。這之后,他經(jīng)常做噩夢,加上又不習慣南京濕熱的天氣,便強烈懷念起居住多年的根據(jù)地北京來。
4年后,以丘福為首的大臣,建議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宮殿,朱棣非常開心,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一場浩大的工程于是拉開了序幕。
朱棣先派出人員,奔赴全國各地去開采名貴的木材和石料,然后運送到北京。光是準備工作,就持續(xù)了11年。
珍貴的楠木多生長在崇山峻嶺里,百姓冒險進山采木,很多人為此丟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來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價。開采修建宮殿的石料,同樣很艱辛。現(xiàn)在保和殿后那塊最大的丹陛石,開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書記載了運送它時的情景:數(shù)萬名勞工在道路兩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臘月氣溫足夠低時,就從井里汲水潑成冰道,用了28天的時間,才送到了宮里。此外,還要在蘇州燒制專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磚——金磚,山東臨清也要向北京運送貢磚。這些各地的材料大部分經(jīng)由大運河船運而來,因此才有了“先有大運河,再有北京城”這句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