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制毒藥的獵人 珞巴族狩獵風俗(2)
篷璐
秘密制毒
珞巴族狩獵工具主要是使用弓箭,毒源豐富、攜帶輕便,不怕雨淋,使用方便、散毒快捷。弓箭既是狩獵工具,也是防身武器,每個成年男子都有自己心愛的弓箭,樂于別人夸獎弓箭制作的上乘,弓箭不離身。小孩從孩提時起就練弓射箭。每個男子都是優(yōu)秀的射手。弓箭射程一般在百米以內(nèi),百發(fā)百中。毒箭擊中的大型野獸,見血后不足百步即可斃命。跟蹤追擊是常用的方法,雖耗去了許多體力和歷盡艱辛,但成功率相當高,幾乎很少撲空的,獵人們喜歡這種狩獵方式。當然設圍下套等10余種方法也是常用的。
獵人們熟悉各種野獸的活動規(guī)律,在深山老林中靠肉眼觀察足跡判斷是什么野獸、何時從此通過,然后采取不同的捕獲方法,一般是春天套野豬、黃羊,夏天在高山套香獐和野牛等。
做弓和制毒都要秘密地進行,并且忌諱不少。獵人們既是打獵的能手,也是制作弓箭的專家。珞渝地區(qū)有數(shù)十種竹子,最粗的達27公分。有一種叫"達帕"的翠竹,砍下竹竿后削成所需要的長度、厚度和寬度,然后將削成的竹子放在文火上慢慢烤干,邊烤邊修理,成形后用細繩將彎度固定起來。這樣,弓拉得再彎也不會折斷。弓繩是用一種比鐵絲還結(jié)實的瑞香樹的纖維搓成的,指拇粗的一根細繩6個人也拉不斷??持瘛⒏罾w維、借山洞都要向"主人"敬獻飯菜和酒肉,同樣,不得他人知曉。
制毒是件非常危險的工作,需要特別小心,因之,忌諱也相當多。毒藥由兩種植物混合制成。一種珞巴人叫“阿母”(一枝蒿)的塊莖,一種叫“果比”(木盍藤子,又名過江龍)的果實。兩種毒物分別用石塊碾碎,粉末越細越好,然后混合碾磨,用口水調(diào)制均勻,涂在鐵箭頭上。制毒時,要順風而坐,不言語。
毒粉磨碎后,涂一些于大公雞的傷口處,當它扇動幾下翅膀死去,說明毒效達到了要求。制毒時,手上不能有傷口、裂痕,否則會毒死人的。
在山洞制毒,要向山神敬祭食物和一只活雞。制毒期間,不得告知獵人的去向,家人不說“死”、“無”、“空”字,家人、外人均不得觀看、撫摸,以免得罪了獸神、山神,狩獵會撲空的。制毒時嚴禁在莊稼地附近制作,否則,禾苗會枯死,毫無收成的。聰智的獵人,為了使野獸中箭后不致箭落逃跑,在箭頭三厘米處砍一小缺口,野獸中箭后,因為劇疼,就會狂奔亂跑,力圖甩掉毒箭。因為箭頭有缺口,箭桿極易折斷脫落,這樣毒箭牢牢釘入體內(nèi),奔跑百米就一命嗚呼了。
祭祀灶神
傳說中的灶神給珞巴人帶來了幸福,所以,珞巴人對灶神極度敬慕和崇拜,動不動就祭祀灶神,祈禱平安和如意。獵人行前的夜晚,將一只雞的頭對準掛在主室墻上的獸角說:“現(xiàn)祭你,請幫助獲得更多的野獸?!彪S即將雞殺掉,雞血涂在獸角和箭筒上,并沾上一點雞毛,將全雞碰下灶臺,沾點血和毛說:“請灶神保佑獵人平安往返,背回滿筐獸肉?!奔胰斯蚕黼u肉。這天不得說些與狩獵有關的話語。東貢部落嚴禁與妻同房,否則認為不吉利。
行前祭祀
獵人臨行前進行“陶桑”。將一把柏樹枝沾上酥油及少量食物,斟上一碗白酒,點火時對灶神說:“咱們一道進山,背回更多肉食?!睂Ⅻc燃著的柏枝扔于屋外。出屋前,女主人用四個指拇抹上灶煙灰涂于獵人的胸前,以此代替灶神,說是男人外出灶神伴隨可以事事如愿。獵人下竹樓時還將所有野獸的名字一一喊出來,說:“統(tǒng)統(tǒng)趕來,讓我獵獲?!奔芍M三天。獵人離家后,家人在竹樓木梯左側(cè)交叉栽二根鮮竹,交叉處橫放一把鮮樹枝,三天內(nèi)禁止生人入內(nèi)。家人不得談論獵人去向。
敬祭山神
獵人抵達獵場后舉行“江達”祭儀:砍四根木棍,兩面削平并刻上斜紋,并排插入地里,前面鋪上香蕉葉,上放五堆大米,大米前面放一個熟雞蛋,將雞殺掉,雞血和雞毛涂于木棍和雞蛋上,獵人開了腔:“請山神、獸神將你的野牛、野豬、扭羚牛、香獐贈給我;保我平安、幸福、獸肉成堆?!奔纼x完后,再察看雞肝,若肝臟有橫紋,說明可獲得野獸;若雞嘴有草、樹葉等雜物,說明大有收獲;再看小腸,若腸滿實,說明這趟可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