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大全视频,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欧美日韩中字亚洲一区

<legend id="kjb9y"></legend>
<sup id="kjb9y"></sup>
<legend id="kjb9y"><u id="kjb9y"><blockquote id="kjb9y"></blockquote></u></legend>

      <legend id="kjb9y"></legend>
    1. 泉州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晉江金井福全村

      妙思

      泉州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晉江金井福全村

      漫步福全村,入眼都是出磚入石的古厝。相傳,清朝時,村人利用廢墟中的碎磚亂石砌起房屋,斑駁間插滿紅瓦,既堅固又好看。一座座古厝、宗祠,記錄著福全的歷史,也成了5000多名海外游子的牽掛。

      福全村地處晉江東南部,東臨臺灣海峽,北接深滬鎮(zhèn),南連圍頭港。早在宋朝,這里就有“百家姓,萬人煙”之說,是人煙稠密的漁港。明朝時,這里駐軍鞏固海防,與崇武、金門同級,數度抗擊倭寇,保一方平安。作為軍事要塞的福全,還文人輩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蔣德璟就是福全人。

      因其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2007年5月,經當時的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批準,福全村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明清古厝遍村落

      村民現有1500多人,華僑卻多達5000人,老屋是海外游子的根

      站在福全村村口,一眼便能看到一道雄偉的城墻矗立前方。城門里,依稀可見一棟棟石頭房屋。一位古稀老人從城門里緩緩走出,他是福全村古城保護委員會的秘書長蔣福岱,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里。

      福全村里很安靜。在老蔣的帶領下,我們穿行在村里的大街小巷中,每走幾步,便能看到一幢幢明清時期的閩南特色建筑。

      這其中,以“出磚入石”風格的建筑最具特色。斑駁的墻面上,石頭間整整齊齊插滿了紅瓦,煞是好看。老蔣介紹,這種房屋是清朝時,當地居民利用廢墟中的碎磚亂石砌起來的,既好看又牢固。

      村里有大小廟宇20幾座,還有許多祠堂和祖厝。這些建筑大多是磚、石、木建構而成,白石墻裙、紅磚墻面,屋上鋪板瓦、筒瓦,屋脊高起,雙頭反翹,末端分叉如燕尾。經過幾百年風雨,很多古厝人去樓空,只余殘垣斷壁,雜草叢生?!斑@些都是海外游子的根啊!”老蔣說,如今住在城內的村民逾1500人,而久居海外的華僑多達5000余人,雖說遠走天涯,但故里的老房子卻成了許多游子魂牽夢縈的所在。

      元龍山上抗倭史

      朱元璋設沿海衛(wèi)所,福全是其中之一,明嘉靖年間曾堅守4月,擊退倭寇

      福全城內有一座元龍山,古時,很多文人墨客登臨題詠。至今,山上巨石,仍留有摩崖題刻。山上是全城制高點,遠可眺望東海,近可觀察城內外,據說是明代抗倭的指揮臺。

      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為鞏固海防,下令設立沿海衛(wèi)所,福全村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城里駐軍1000余名,分陸、海兩個軍種,管轄范圍北到惠安大岞,南到金門料羅的海域。當時駐軍帶有家屬,故稱千戶所。這期間,軍民數次擊退倭寇和海盜,使得福全村成為保障東南沿海一方安寧的海防重鎮(zhèn)。相傳,明朝中期,倭寇猖獗,福全村外有固若金湯的城墻,易守難攻。

      《泉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年間,大隊倭寇圍攻福全城,城內到處擠滿四周鄉(xiāng)村逃來的難民。守城的千戶(明朝駐防各地衛(wèi)戍軍隊的世襲職務)見眾寡懸殊,準備逃走。族人中有一位叫蔣君用的秀才挺身而出,指責其身為世襲千戶,若棄城逃走,置千百難民于不顧,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他還自告奮勇,組織軍民協力守城,不惜傾盡財產,在艱難環(huán)境中堅守了四個月,終于伺機而動,一舉擊退倭寇。

      軍事要塞 文人輩出

      歷代出過11名進士、9名舉人,包括明朝政治家蔣德璟

      福全村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已經是一處人煙稠密的漁港。村里人口眾多,至今還有“百家姓,萬人煙”的說法。

      到了明代,福全不僅是海疆軍事要塞,還文人輩出。“歷代出過11名進士和9名舉人?!崩鲜Y說,當地最有名的,是世襲所城千戶一職的蔣氏一族。明朝著名的政治家蔣德璟就是福全人。他歷事明天啟、崇禎、福王、唐王,當過禮部尚書、戶部尚書等高職。他秉公持正、薦賢用能、博學強識,一生以拯救百姓為己任,善于理財治兵,被后世稱頌,更是福全引以為傲的人物。

      當地還有“拳頭、燒酒、曲三不入”的俗語,指的是福全人善于劃拳、喝酒和南音。老蔣說,福全村人喜歡聽南音,村里的幾個戲臺每逢過年過節(jié)總是熱鬧非凡。此外,提線木偶、布袋戲、紙扎工藝等民間技藝流傳至今。

      漫步在福全村的街巷,滿目的古厝、古碑、古街讓人流連忘返,而每當看到破敗不堪的古建筑無人看管時,又暗道可惜。老蔣帶著我們站上元龍山頭遠眺東海,他說,在政府和旅外華僑及港澳同胞的支持下,村里正著手保護這些文物古跡。老人展望著,或許福全村很快就能揚帆再起,到時候,無數漂泊在外的福全人定會再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