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婚喪嫁娶習(xí)俗(3)
又晴氏
二、生育
民間有女人懷孕后,男人不得亂釘亂挖、不得插堰剅樁、不得堵眼的習(xí)俗,認(rèn)為會給女人帶來難產(chǎn)。當(dāng)女人“發(fā)作”(臨產(chǎn))時,家人不得張揚,盡量不讓旁人知曉,因為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個時辰,孕婦就多一份痛苦。小兒出生后,家里遇到的第一個人叫“逢生人”。逢生人的性格往往決定小兒的性格。生了兒子,做爹的免不了要被別人打屁股,這是眾人為之恭喜的舉動。因為“生了兒子打破磬,生了姑娘三天悶”。
生兒育女后,做爹的都要向女方娘家報喜,接岳父岳母做“家公”“家家”。男方要擇日“洗三”,“家家”要準(zhǔn)備“送祝米”。“送祝米”大米是必不可少的。“月母子”吃的有雞蛋、紅糖、油條、麻花、面條、糯米粉子和雞物之類;小兒穿戴的有亮帽、涎兜、衣服、鞋襪、面巾、斗蓬等?!八妥C住蹦翘欤凹壹摇币艋j筐,舅媽要提蓋籃,男方要等“家家”到了才能開席。20世紀(jì)90年代以后,絕大多數(shù)“送祝米”一般送禮金、搖床、童車之類。“月母子”一月之內(nèi)不得到鄰居家去竄門。滿月后,要到娘家去“出窩”?!凹壹摇币獮橥鈱O子給“打發(fā)”,贈送索線之類,貴重者有銀項圈,配有長命鎖。在嬰幼兒階段,小孩若“吵瞌睡”(夜晚蹄哭不止),大人們便用紙條寫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一遍,一夜睡到大天亮”,讓過路人去念。
一年后,小孩要“抓周”?!白ブ堋笔菫樾『⒆龅囊粴q生日慶典。當(dāng)天吃過午飯,大家要用簸箕(或在地下)放上書、筆、算盤、粑粑之類的東西讓小孩去抓,小孩抓到什么就預(yù)示著他的前程。小孩長到10歲,其父母還要為其舉辦“十周歲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