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婚嫁習俗(4)
任人宰割
改口
來客宴飲時,新人在一長輩的引導與介紹下,向客人敬酒。還要恭恭敬敬地向父母敬上雙雙兩杯,新娘要響亮叫出“爸、媽”,讓來客都聽見,謂之“改口”。有些俏皮的小伙子,故意大聲說“沒聽見,再叫一聲”,羞澀的新娘只好紅著臉,再叫一遍。有的還將新郎的哥哥拉來,讓新娘當眾叫“哥”。
鬧大伯子
在張掖婚宴上,有“鬧大伯子”的習俗。當熱鬧的賓客酒至斗酣時,一群調皮的小伙子會趁人不備,將新郎的哥哥,即新娘的大伯子反手相剪,用早已備好的黑灰或彩色顏料將其面部抹得五花六道,意在告誡他應循規(guī)蹈矩,在弟媳面前言談舉止穩(wěn)妥,不能隨便,免得被人笑話。張掖民間俗稱“有奶頭上的公公,沒有奶頭上的大伯子”,“鬧大伯子”的習俗實際是一種嚴格的身份約束的提示。此舉,常常鬧得大伯子狼狽不堪,連連求饒。有時為了鬧得過癮,會把嫂子也拽上場,暗示她要妯娌和睦,不能尋茬挑剔作怪。大伯子和嫂子還要掏出紅包或禮品,當面送給新郎新娘。新娘也要當眾人面叫“哥哥”“嫂子”。有些地方為了盡興,還要給大伯子畫眼鏡,戴高帽,翻穿皮襖,倒騎驢。用意都是各自要有尊嚴和形象,不然臉上就會有“污點”。
吃捋面
從新娘進門時起,整個婚禮中,新人吃、喝都要成雙,兩碗飯,兩杯酒,寄寓成雙成對、白頭偕老。新郎、新娘給賓客敬酒致謝后,要吃婆家人親手做的“寬心捋面”,即一指寬、韮?nèi)~薄的長面,意為吃過后心寬,不想家,每人必須兩碗,好事成雙。張掖人說,吃“捋面”,做事“捋順”,象征順利、和暢。
鬧洞房
張掖有句俗話“新婚三日無大小”。當婚宴結束后,親朋好友擁入新房,大人們讓新娘點煙剝糖,小孩子看熱鬧,姑娘們只是扒在窗外看著,小伙子和小媳婦們想出種種花招,讓新郎和新娘當從表演,以觀夫妻甜美,逗大家取樂。無論怎么鬧,新郎、新娘都得依從。不能表現(xiàn)出不滿或討厭,否則會認為新娘無修養(yǎng),今后夫妻生活不甜蜜。鬧新房的節(jié)目大家根據(jù)新娘、新郎以及親友的知識結構、文化素質來取舍雅俗。常見的有啃蘋果、咬糖、點香煙等;高雅的有唱歌、誦詩、猜謎、對對子、跳舞等。鬧洞房有祝吉、逗樂和婚前教育之意。但也有個別不文明的行為造成不愉快的后果。由于舊式婚姻是由媒人說合、父母作主,新娘新郎多未曾見面。一旦成婚能否和諧美滿,關系到今后夫妻感情和生男育女的問題,因此,鬧洞房當夜有婆婆伏于窗外“聽房”陋俗?,F(xiàn)如今則大可不必了。
鋪床
等鬧洞房的人散去后,婆婆會請新郎的姨姨或新娘姐姐為新人“鋪床”。鋪床人拿笤帚在床上向里掃掃、向外掃掃,并伴唱“朝里掃,掃金銀,朝外掃,掃灰塵”歌謠。然后將核桃、棗兒、桂圓撒在床上,蓋上被子,讓新郎、新娘摸出,從中預測今后生男還是生女。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移風易俗,繁禮縟節(jié)也簡化了許多,迷信成分大大減少,新的觀念注入其中,大多城鎮(zhèn)青年選在星期天或春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期間舉行婚禮,在飯店、酒樓或賓館宴請賓客。也有的選擇集體婚禮、旅行結婚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