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定陶文化遺址(2)
谷雪子
7、官堌堆
位于仿山鄉(xiāng)姜樓村南,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堌堆高6米,長60米,寬48米,總面積近2900平方米。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此登基稱帝,建立起延續(xù)400年的大漢王朝,故曰官堌堆,亦名受命壇、即位壇。官堌堆文化內(nèi)涵豐富,通過對發(fā)掘出土的石刀、石鐮、石針、陶器等文物考證,此堌堆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
8、戚姬寺
位于定陶縣城東北6.5公里處的杜堂鎮(zhèn)戚莊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戚姬是漢高祖劉邦之愛妃,曾隨劉邦征戰(zhàn)四年,是西漢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翹袖折腰”之舞,其舞姿優(yōu)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當(dāng)?shù)募记?,且花樣繁?fù);長于鼓瑟,節(jié)奏分明,情感飽滿,深得劉邦寵愛。劉邦即位后,封呂雉為皇后,劉盈為太子,戚姬為貴妃。后因“廢太子案”戚姬慘遭皇后呂雉毒害,被制成“人彘”(人豬的意思),活活地被折磨而死。漢文帝劉恒即位以后,鏟除諸呂,于公元前179年在戚姬的故鄉(xiāng)修建寺院,以作紀念。寺內(nèi)有大殿及配房。寺內(nèi)古樹參天,傍晚的時候,晚鴉歸巢,繞寺飛鳴,好似在慟哀戚夫人的慘死,故定陶有“戚崮晚鴉”之說。
9、項梁墓
位于定陶縣城東北2公里處的堌堆劉莊村南。項梁,秦末戰(zhàn)爭中著名反秦將領(lǐng),楚名將項燕之子,霸王項羽之叔父。公元前209年,陳涉揭竿起義,項梁、項羽斬會稽(今浙江紹興)郡守,舉兵響應(yīng),聚攏起義軍各部聯(lián)合反秦。公元前208年九月,項梁與秦軍大戰(zhàn)于定陶,兵敗身死,就地埋葬。
10、梁王臺
位于定陶縣城東北3公里處,乃漢初梁王彭越的點將臺。秦朝末年,昌邑(今屬巨野)人彭越在定陶、巨野、金鄉(xiāng)一帶聚眾起兵,反抗暴秦。他初事項羽,后歸劉邦。在反秦伐楚中,屢立奇功。項羽烏江自刎后,劉邦封他為梁王,建梁國,都定陶。
后被劉邦殺害,并夷滅三族,劉邦命人將彭越的尸體煮成肉湯,讓有異心的部將分食,以儆效尤。梁王臺周圍低洼潮濕,早晨遠望臺上,白氣茫茫,似霧環(huán)繞,故有梁王被害,冤魂不散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