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大全视频,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欧美日韩中字亚洲一区

<legend id="kjb9y"></legend>
<sup id="kjb9y"></sup>
<legend id="kjb9y"><u id="kjb9y"><blockquote id="kjb9y"></blockquote></u></legend>

      <legend id="kjb9y"></legend>
    1. 湖北美食東坡餅

      南風未起

      湖北美食東坡餅

      東坡餅又名空心餅、千層餅,是為紀念蘇東坡而命名的。

      空心餅講究圓、黃、酥、脆,呈凸狀小山包形,層層扁條盤繞著小山頂,既不能折斷,又不能虬曲一起串換位置。置于瓷碟中,撒一層白砂糖如一座金黃色小山包上撒滿白霜。食之油而不膩,焦脆爽口,透出一股淡淡的幽香。是湖北地區(qū)人民很喜愛的傳統(tǒng)美食。

      蘇軾在宋神宗元豐年間,被貶黃州。在這里,他除“赤壁之游樂乎”外,也常去隔江相望的西山游覽。

      一天,西山的靈泉寺和尚們?yōu)榭畲@位峨嵋名士,特地制作了一種油炸餅,請他吃。蘇軾見此餅呈淡黃色,且玲瓏剔透,簡直如象牙雕成似的。觀賞良久,然后才放進嘴里。香甜酥脆,口味極佳。連忙問和尚為何這般好吃?和尚答日:因寺內(nèi)有四眼泉,泉水極佳,此餅是汲了四泉之水調(diào)制而成,所以好吃。東坡聽罷,連連叫絕,并要和尚取來文房四寶,當場對餅揮毫,畫了一餅,并寫上“東坡居士”四字。畫餅與真餅一模一樣。從此,這餅便被叫作“東坡餅”了。

      由于蘇東坡也常去黃州赤壁附近的承天寺、定惠院,東坡餅亦成為這一帶和尚道士的齋品。

      到了明清時期,東坡餅便傳到社會上,成為黃州府的地方名產(chǎn),一直流傳至今。

      清同治三年(1864年),兩湖總督官文游西山品茗嘗餅,笑問寺僧“此餅何名”?寺僧對曰“東坡餅”。官文即興書聯(lián):“門泊戰(zhàn)船憶公瑾,吾來茶話續(xù)東坡”。

      “東坡餅”至今仍保留了蘇東坡時代的特色。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董必武、李先念、陳毅等曾先后到西山古靈泉寺品茗嘗餅。

      “東坡餅”行銷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黃石等全國各地。港、澳同胞和日本貴賓親來品嘗,贊不絕口。

      東坡餅的做法

      制作原料:

      精白面粉2500克,鹽12克,白糖500克,香油2500克(耗600克)。

      做法一

      1、將雞蛋取蛋清,加清水500克及精鹽、蘇打溶化后,倒人面粉,反復攄揉,至面團不沾手,搓成條,揪 成重150克的面劑10個,搓成圓坨,擺放到盛有芝麻油(100克)的瓷盤里,餳10分鐘。

      2、案板上抹勻芝麻油,取出餳好的面坨,在案板上按成長方形薄面皮,從兩端向中間卷成雙筒狀,拉成約一半長條,再側(cè)著從兩端向中間卷成一個大、一個小的圓餅,將大圓餅放底層,小圓餅疊在上面,復放在盛芝麻油的瓷盤里浸沒,約餳5分鐘成餅坯。

      3、鍋置中火上,放入芝麻油燒到七成熱時,將餅坯平放鍋里,邊炸邊用筷子一夾一松地使餅坯松散,待餅坯炸至浮起時,翻面再炸,邊炸邊用筷子點動餅坯心,使餅炸至松泡但不能散開,呈金黃色時,撈出瀝去油,裝盤每餅撒上白糖(45克)即成。

      做法二

      取西山礦泉水1250毫升倒入面中,揉和好,搟成直徑為23厘米的圓片,上倒香油,用手抹勻,然后相對地由兩邊向中間卷成如意形長筒,從中間扯斷,每卷成約39厘米長、54厘米寬的長條,再抹上一層香油,從一端卷成圓筒,夾起,用手按一下,再搟成直徑為17厘米的圓餅。

      將其放入油鍋中炸至浮起,炸時用筷子按動,使餅酥裂開。炸好出鍋后,撒上白糖即成。

      和面時不用蘇打,搟面皮時用力要勻,搟出的面皮厚薄要相同。

      特點:造型別致,色澤誘人,甜酥脆香,美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