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各地的民間崇拜風俗(2)
華月氏
在歷史人物的崇拜方面,限于在民間知名度很高的某些歷史人物。其中首先是孔子,民間認為他是圣人,是老師們的老祖宗,“天地君親師”牌位中的“師”就指的是他。解放前,兒童入私塾的第一天,要向他的牌位燒香磕頭,以后每天早上學、晚放學時,也要向他的牌位作揖。
另外是關羽,民間稱“關帝”,又稱“關夫子”,是最講義氣的“桃園結義”的成員,是“過五關斬六將”的好漢,在傳說的他的生日那天,民間要做“關帝會”,淮北等地農村還有“關帝廟”。
華佗,是名震千古的神醫(yī),民間尊為“華佗菩薩”,好些農村集鎮(zhèn)有“華祖庵”“華佗廟”,有“藥王會”一類的社會組織。
岳飛,是“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許多地方有“關岳廟”和“關岳會”,他與關羽并稱。
包拯,是執(zhí)法森嚴,不懼皇親國戚的名臣,是譽滿四方的廉吏。民間尊稱為“包公”或“包老爺”,有些城鄉(xiāng)有包公廟,合肥等地有包公祠。
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又是被認為善于玩弄權利、極其機智的人物,民間有句流行的話,就是“說到曹操,曹操就到”,可以想到他在民間的歷史影響。
諸葛亮,是一位“掐指一算能知過去未來”的足智多謀的人物和有遠見的政治家。
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又是傳說中水中捉月的“仙人”,民間尊之為李太白。
羅隱,也是唐代的詩人,是一位曾在皖南一帶游歷過與民間有聯(lián)系的歷史人物。在安徽民間有不少關于他的傳說。
朱元璋,是明代的開國皇帝,通過鳳陽花鼓詞及其他民間傳說的傳播,是民間極其熟悉的歷史人物。太平天國和捻軍的重要將領。安徽民間崇拜的歷史人物還有不少。
在民間神的崇拜方面涉及很廣,由于“萬物有靈論”的思想影響,解放以前,安徽民間在好些群眾的心目中(農民手工業(yè)者等尤甚),幾乎無物無神,無處無神,無時無神。其中主要的神,似有下列多種:上天,有“天老爺”,或叫玉皇大帝;地上,有“土地爺”,或叫土地菩薩、社神;另外還有雷神,稱雷公菩薩;電母,稱霍母娘娘;風伯,即風神;雨師,即雨神;屋檐神,門神,或稱神荼、郁壘;灶神,即灶君;路神;橋神;河神;龍王;山神;痘神;送子娘娘;財神,即趙公明;福神;喜神;瘟神,即聞太師;火神;床神;轎神;牛神,稱牛王老爺;花神;樹神;魯班神,木工祖師爺;太上君師、鐵工祖師;麻娘娘,主管小兒麻疹;五閻王,又稱閻羅王。
這些神只是民間神的一部分,它們少見經傳,都是城鄉(xiāng)群眾長期“創(chuàng)造”出來的,并由此及彼,慢慢相互傳播開來。建國前長期以來,在安徽省各地一些城鄉(xiāng)群眾的心目中,它們似乎都是自然變化、社會興衰和人間禍福的主宰,因此人們遇到災難或喜慶時,往往要向民間諸神或某神禱告或致謝。實質上是有神論的心理信仰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