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安國藥王廟及廟會
一嘉子
安國藥王廟歷史
安國藥王廟坐落于安國市城南路東(原南關),占地十多畝,是全國最大的紀念歷代醫(yī)圣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東漢建武年間,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拓址新建,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廟中祭祀“藥王”邳彤,信都(今河北安國)人,東漢開國元勛,光武帝劉秀手下云臺二十八將之一。忠心耿耿、英勇善戰(zhàn)且足智多謀為東漢立下不朽戰(zhàn)功。此外還精通醫(yī)術,常為百姓治病,被世人尊稱“藥王”。
關于藥王廟的來歷,相傳,宋秦王身患疾病,久治不愈,邳彤顯靈為其治愈,宋秦王問其姓名,邳彤告之“祁州南門外人也”,“遣使即其地,始知為神”,遂封王建廟祀之。北宋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追封邳彤為侯,后改封公。南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又加封邳彤為“明靈昭惠顯王”。后來隨著帝王對邳彤不斷的封賜,“藥王”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明代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仿照宋代臨安(今浙江杭州)藥王廟擴建以邳彤墓為中心的藥王廟。經明、清兩代歷次修葺終成就藥王廟建筑群。
藥王廟的建立反映了后人對施德于民的邳彤的一種深切懷念之情。自從為邳彤建廟設祀以來,一般民眾有病便求助于藥王,善男信女常來進香,業(yè)藥者也乘機售藥。千百年來商賈云集,百貨交流,多以中草藥為主,以致逐漸形成了每逢農歷四月二十八的藥材廟會,歷經百年而不衰,以至有“草到安國始成藥,藥到祁州始生香”的說法。
安國藥王廟會
藥王廟會是由藥王香火會演變而來。據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藥王廟內碑文記載,每年(清明寒食)舉辦一次藥材廟會,清雍正間(1723- 1736年)已“年年兩會”,藥材廟會有“春五秋七”之說,即春廟5個月,秋廟7個月,經年不斷。春廟的正期是農歷四月二十八日,傳說為藥王生日,因此這一天是春廟最盛的一天。藥商云集,善男信女頂禮膜拜者,有如潮涌。冬廟則以農歷十月十五日為正期,盛況同春廟。
藥王廟會有其獨特的酬神形式和參拜禮儀。
酬神:富裕者,演戲3天或5天,甚至半月;敬4抬或8抬大供;獻鼎、樹傘、塑金身、掛匾、獻袍、捐香火地。貧困者叩頭,由患者或家人一步一叩至殿前止;勞役,到廟內掃地一天或數日。
禮儀:一般百姓和藥商團體拜謁,行四叩禮,另供面食、三牲祭品。自清至民國,凡本縣長官,每月初一、十五臨廟祭祀,行三跪九叩禮?!捌咂摺笔伦兒蟠硕Y方廢。平時每月初一、十五日開藥王廟旁門,任百姓參拜;春廟四月二十八日,冬廟十月十五日開啟正門,俗稱"正日子",供各界人士參拜。參拜者自備供品行一跪四叩禮。"十三幫"藥商團體參拜,鳴放鞭炮,吹奏鼓樂,以示富有和對藥王的虔誠。
廟會期間還有豐富多彩的游藝活動。廟會由"十三幫"輪流主持,每幫三天。主持者為顯示本幫實力,往往同時雇請三四個戲班,在藥王廟戲樓和南關大、小藥市獻戲,晝夜不停。每幫第一天演戲時,于殿前擺供、上香,獻戲日不作生意。最后一天,在戲臺前聚餐,謂之"樂宴"。演戲日,各幫均大事鋪張,藥王廟前,南關大、小藥市懸燈結彩、掛旗張幔、爭奇斗勝。歷屆以京通衛(wèi)幫最為豪華富麗,北京同仁堂樂家父子備有京劇行頭,每年必粉墨登場,親酬藥王。此外,耍猴子賣藝、跑馬戲、演魔術、說鼓書、拉洋片的遍布廟會各個角落。
民國以前,“每逢廟期,國內各地藥商各攜珍貴藥品麇至,同時雖遠在南洋、日本、朝鮮等國之藥商,亦必弗辭跋涉,遠道前來參與”。宣統(tǒng)二年(1910 年),“廟會”上市藥材達1000余種,多從云、廣、川、浙、閩等省輸入。民國16年(1927年),廟期參加交易的藥商共計2096家,包括“十三幫”商戶1610家、7395人,本地藥行486家、5342人。外來載藥的大小車輛絡繹于途,綿延數里,大街小巷藥積如山,盈庭滿院。藥材輸入輸出之總額達數千萬元以上。
民國20年(1931年),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鄭合成到安國調查后記道:“以一個普通的農村社會,商業(yè)竟能有如此巨額的貿易(藥材以外的商務活動,尚末計算在內),地方經濟上當然顯得特殊”,“安國現在有此巨大的貿易額,可是他在過去的貿易額卻更大?!泵駠?3年(1934年),《河北月刊》二卷十二期《各縣調查》一文載:“境內安國藥業(yè)市場極為發(fā)達,為中國北部著名藥市,每年四月二十八日,藥王廟會甚盛,冬季為買賣藥材之期,商賈云集,交易額稱暢旺”。民國29年(1940年),偽河北省公署情報處《安國縣藥王廟事跡》所列“七七”事變前安國廟會部分省年均輸出輸入藥材情況可見一斑。
民國28年(1939年),日軍侵占安國,每年兩次的藥材廟會中斷。
民國34年(1945年)9月,縣民主政府報請冀中七公署批準,恢復藥材廟會。11月10日,縣召開各行業(yè)代表會議,組成繁榮廟會委員會,設委員11人,與縣商會合并辦公。隨即召開經紀人聯(lián)席會,并通過《冀中導報》宣傳恢復藥材廟會的消息。還制定四條措施,鼓勵商人赴會交易。一是,取消日偽時期限制,自由買賣;二是,廟會期間,本地貨物減價20%;三是,發(fā)動安國老商號掛牌營業(yè),并與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有關系的商號聯(lián)系,請他們到安國來;四是,支持各商戶大量生產產品,在廟會期間出售。到11月19日(農歷十月十五日)藥王廟會正日,冀西、冀南、山東等地客商紛紛蒞會。這次廟會上市交流的藥材品種100多個。民國37年(1948年)10月,安國市政府組織舉辦冬季廟會,天津、北平、保定、邯鄲、臨清等地很多商人參加,安國遷津的40多戶藥商也來參加藥材交易。總交易額達53億元,其中生藥行成交24億元,西藥行成交1.8億元,占總交易額的48.8%。
1952年春季,縣人民政府在廟會期間組織了物資交流大會,因屬地方性貿易交流,沒有全國各地藥商參加。1952年春廟物資交流總額191.21萬元,藥材交流總額不足百萬元。1953 年春廟交流總額76.67萬元,其中藥材成交額三四十萬元。1954 年春廟成交總額57.76萬元,其中藥材成交額57.67萬元,占總交易額的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