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民間喪俗 送小飯
白云君
前幾天,叔父去世了,筆者幫著料理后事。停靈三天,來了幾個給逝者子女送飯的。在農(nóng)村,給逝者子女送飯,被稱為“送小飯”。
送小飯,是街坊鄰里之間相互關(guān)愛、相互幫助的體現(xiàn),也是非常人性化的一種做法。因為老人去世之后,逝者子女要穿著孝衣在靈堂里守靈,來了吊唁的人,子女還要陪著人家哭泣一場,加之吊唁的人多,所以,守靈的這幾天尤其是出殯的這一天,子女要連續(xù)哭泣好長時間,又加上子女還要在院子里祭奠,所以根本沒有時間做飯。當然,如果在這種場合硬是去做飯,別人會笑話的。
因此,老人去世之后,子女吃飯就成了一個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就想出了給逝者子女送飯的做法。所送飯食一般是面條或者面葉。
在家鄉(xiāng),送小飯的飯食是最好吃的,與平常的飯食不同,非常講究。具體來說,用料要多,要做得有滋有味,讓逝者子女喜歡吃、樂意吃,細心的人還要打聽一下子女們平時愛吃什么飯,以及咸淡嗜好,然后再下廚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