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安丘地區(qū)的生育習俗
寂夜蝶舞
山東安丘地區(qū)的生育習俗
一、接生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九個月零十日,不是今日是明日”。在過去,女人地位低下,懷孕的婦女更是低人一等。在那嬰兒死亡率極高的過去,人們說生育是“大命換小命”。但“拾孩子”(接生)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骯臟的事情,接生婆視同被人瞧不起的“下九流”。孕婦拖著笨重的身體,或坡里、場里,或家里,一直干到臨盆。好在在此之前,已經(jīng)曬下了細土(當?shù)胤Q為埗土)。等到有生產(chǎn)征兆,將炕上的席子揭下來(怕沾了席子),把鋪炕草撤下來,撮上曬好的細土,產(chǎn)婦就躺在土上面?!巴辽灵L”當源于此。如果婆婆有經(jīng)驗,即自己擔當接生的重任。不然或找有經(jīng)驗的嬸子、大娘,或找接生婆。等到孩子出生,用普通的剪子剪斷臍帶。將胎衣埋在院子中央或窗戶下面,再不就直接喂豬。等到收拾利落,接生婆才用尿罐(當?shù)匾步心_罐)洗洗手(怕晦氣沾了臉盆,所以不用)。
二、“坐月子”
一個月的時間,緊閉門窗,怕風,不出大門口。不然,孩子有病,大多認為是受了風,得了什么風癥。產(chǎn)婦生孩子“開了骨縫”,不能見風,更不得出大門。不出大門的另一個原因是產(chǎn)婦的名聲很臭,很多事物怕她“沖”。傳說有個木匠一天突然變成了一條龍。是龍就行雨。他飛到天上,地上就下起了雨。他嫂子正在坐月子,看到下雨,就跑出去拾掇天井。嫂子一出去,他就被嫂子沖下來了。和尚、道士看到龍掉下來了,就按法超度,不知道念了多少日子經(jīng)文,他才又飛上了天空。
除了丈夫,男人不能進入坐月子的房間。新生女孩的第一眼不能看到女的,不然這女孩大了也生女孩。坐月子期間的主要食品是小米粘粥加紅塘,有的煮豬蹄子、煮老母雞,為的是早下奶、多下奶。舊時的普通家庭,產(chǎn)婦坐月子期間,雞蛋不能盡著吃,只能在早上吃兩個雞蛋。婆婆“支使”(伺候)月子,也只是伺候幾天,其他日子需要產(chǎn)婦自理。處得好的鄰居(俗稱臨宸百家)和本家聽說生了小孩,用瓢等盛9個或“一把子”(10個)雞蛋送上,以示祝賀。新生兒的睡姿是比較講究的。一般的要求男孩仰臥,大了以后臉大,后腦勺小,顯得好看。而女孩則要側(cè)臥,大了以后后腦勺大,留起頭發(fā)好看。
三、打口
生了以后幾個小時,或二日,或三日,如果生的是男孩,找哺乳期女孩的母親,女孩則找男孩的母親,拿三種東西,一般的是蔥、咸菜、芹菜,有的還將其中一樣換成“羊屎蛋”(羊的糞便)、香油等,在新生兒嘴邊“照量照量”(比劃比劃),再“抱孩子”(即喂奶)。這樣,孩子長大以后“有生養(yǎng)”。還說這樣打口的孩子以后好養(yǎng)、好喂,什么東西都能吃。
四、鉸(剪)頭
為的是“開門見山”(長大了聰明)。男孩過了半月、女孩過了二十天,由“三姓人”為小孩鉸頭,即找三位不同姓氏的女人用剪子為新生兒剪頭發(fā)。剪的時候,要在孩子的面前擺放鏡子、書,還要在孩子的懷里放9個用紅線捆著的“面馉餟”和“葫蘆頭”?!懊骛狆U”是用發(fā)面做成長五六厘米,中間細兩頭粗、略扁,用鍋烙的小食品?!昂J頭”是一種葫蘆的果實,圓形,直徑在10厘米上下,主要用來做玩具、鏤空盛蟈蟈等。剪的口訣是“男孩鉸個小場灣,女孩鉸個波螺牛(蝸牛)”,即男孩子剪兩道、頭頂留得大,女孩剪三道、留得小。
五、剃頭
到了百日,用剃頭刀為孩子剃頭(理發(fā))。剃頭不象鉸頭那么多講究。女孩留“小鍋頂”(下面的剃去,留下頭頂不剃),男孩留“囟毛”(只在頭頂?shù)那鞍氩糠至舳笇挼念^發(fā),其余全部剃掉)。有的人家男孩子缺,非常珍重,怕他不長命,還在后腦勺留“百歲毛”。為了孩子長命,還在百日之前,直至會跑了,挨門逐戶地收集布條,做“百家衣”?!鞍偌乙隆庇檬占瘉淼牟甲龀桑孱伭?,布條大小不一、形狀不一,非常引人注意,一看就知道在家是非常嬌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