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襄城乾明寺
惟美傷
乾明寺,俗稱背影寺。位于縣城南首山之陰、易經八卦方位的乾位,故名“乾明寺”。
據《襄城縣志》記載:“唐武德年間,縣城南首山之陰創(chuàng)建乾明寺?!敝廖宕筇魄逄┰辏?34年),禪宗之臨濟宗五代世祖省念禪師到此開山重修。此后,歷代擴修,明時最盛,被譽為“中州第一禪林”。
明萬歷年間《襄城縣志》記載:“國朝屢加增修……宮殿九進,自山麓起直抵中峰,高閣重樓,石梵玉臺,迤邐漸逼霄漢,題詠甚多,莫可殫述。
”清乾隆年間《古氾城志》載:“當其盛時,僧人聚處其間,煙火百余家,鐘、板、魚、磐之聲不絕;土宜松柏,森然成林,自遠望去,蓊蔚郁蔥?!?/p>
由于寺院歷遭戰(zhàn)亂,原有的372座墓塔日益減少。1944年春,被國民黨湯恩伯所部借抗戰(zhàn)之名扒掉過半后,剩余的又屢屢遭毀?!拔母铩逼陂g,塔林不存。
現存有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的青磚浮雕照壁,以及具有很高建筑藝術價值的中佛殿等,院內有千年銀杏樹1株。寺門前照壁為“一”字形磚砌,是全國保存不多的明代照壁之一。正面為“黃帝采銅圖”,描繪了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以定天下的情景。照壁的背面為“七圣迷徑圖”,描繪了軒轅帝與方明、昌寓、張若、謵朋、昆閽、滑稽七位圣賢,前往具茨山拜會圣賢大隗,迷途于首山西麓,而問道于牧童的場景。
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25日,經國務院批準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