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冬至習俗
慕珊
無錫地區(qū)冬至節(jié),民間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冬至賽小年”之說。漢代把冬至定為一年之始,所以無錫地區(qū)有冬至過后人增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冬至前一天是冬至夜,無錫人要設齋、祭祖,到祠堂拜祖宗,其儀式的隆重和除夕相似,只是供品少一些,一般是三葷三素。還有冬至團、舂糍糕等。冬至團是家家要做的,用糯米粉制成團,包入肉、菜、糖、豆沙、蘿卜絲等各種餡心。冬至團,個大餡多,是冬至夜祭祖的必備供品。另外還有一種冬至圓子,個小無餡心,為冬至早晨供神用的。舂糍糕用以祀祖、祭灶,也有以黃米制成黍糕,祭祖供食。
冬至前一天的冬至夜飯是無錫人極為重視的。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如有出門在外不能歸家的,也要備一副碗筷在餐桌上,留一個座位,以表團圓之意。冬至夜飯的菜肴,一般就是先用來祭祖的,吃時重新回鍋燒熱,如不燒就吃,民間認為會使人腦笨。冬至夜飯農(nóng)家吃自家釀的冬至酒,用草藥和糯米制成,品種很多,有桂花酒、三白酒、杜茅柴、靠壁清等,色清味洌,香甜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