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棗莊青檀寺
玉真
魯南古剎-青檀寺位于棗莊嶧城西約3.5公里楚漢兩山的窄谷中,坐落在青檀山前,為魯南地區(qū)規(guī)模較大的一座佛教寺院。
山東棗莊青檀寺“青檀秋色”,為古峰縣八景之一
寺院由大殿、配房、長亭組成。大殿內供有三世佛,銅面金身,法顏慈祥寺內有口千余年銀杏,雌雄同株,至今枝葉茂盛,果實累累。樹下有口“龍窟泉”,水質清冽,甘甜醇厚,為泡茶之佳品。寺的峽谷內,山徑深瓷,東西側山崖陡峭,怪石峨峋,棵棵古老茂密、形態(tài)各異的青擅樹,宛如座座大盆景,分布在谷中,更增添了寺院的神感。青檀寺千年古檀36株,有百年古檀多不勝數之說,但均未掛保護牌,標有樹名的古檀僅有十幾株。究其原因,以形態(tài)命名古樹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很容易見仁見智,而不損傷古樹確定樹齡目前尚無良法。
青檀寺內臥佛殿
青檀寺臥佛殿內臥佛
該寺是冠世榴園風景區(qū)自東向西的第一個旅游景點,俗稱“青檀秋色”,為古峰縣八景之一。據《峰縣志》記載,唐朝以前名“云峰寺”。唐時青檀樹遍植山谷,遮天蔽日,故改名為“青檀寺”。從唐代到宋、元時期,寺廟香火日盛,谷中置寺廟多處,故有僧屋如巢之說。到明、清時期,此地為文人墨客,達官貴人游玩勝地。清末民初,寺毀于兵火?,F青檀寺為1985年重建。門坊為三門四柱雙垂飛檐斗拱,木質結構與鋼筋水泥混合結構的仿古建筑。門上方一黑色大理石鑲嵌橫匾,題“青檀秋色”四字,為浙江省副省長劉亦夫書。門坊內是長約1.5公里的狹谷,谷內樹齡在千年以上青檀樹有36棵,百年樹齡的不計其數。狹谷盡頭即為青檀寺。廟門匾額“青檀寺”三個字,為書法家舒同手筆。寺院占地面積1050平方米,建筑面積330平方米。主體建筑為大雄寶殿五間,飛檐斗拱,殿內供奉三世佛。殿前院內有一株銀杏樹,樹齡逾千年,至今干壯葉茂。殿前有一龍窯泉,水從大殿基地流出。西有三間配房,東有長亭。亭旁的東山巖壁上有文峰山人題寫的摩崖石刻“忘歸”、“龍”二處。大殿后石壁上刻有“還我河山”四個大字,上有岳飛養(yǎng)眼樓,相傳宋代民族英雄岳飛因患眼疾曾在此養(yǎng)病,宋時建樓紀念,毀于“文化大革命”時期。1985年重建,建筑面積為112平方米,樓內塑有岳飛坐像。
山東棗莊青檀寺內天王殿
“養(yǎng)眼樓”有一座為紀念民族英雄岳飛而建于南宋年間的“金界樓”,當地人稱此樓為“岳飛養(yǎng)眼樓”。
藏王宮:位于岳飛養(yǎng)眼樓后面,有一天然裂隙洞里,洞長97米,內存有像旋天窗四處。分支洞穴七處,洞內鐘乳石遍布。根據民間傳說“十層”構思設計而建,由地藏菩薩殿、“蒼桑正道”等四部分組成,塑像25組,150多個造型,場景布置200多盞彩燈,采用聲、光、電現代手法,動靜結合,成為青檀寺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