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世界各地?zé)煵轂槊降娘L(fēng)俗(2)
安卿塵
雪茄聯(lián)姻
蘇里南的印第安小伙如果相中了一位姑娘,便告訴父母,并由父母選一個良辰吉日攜帶精美的雪茄去女方家拜訪。如果姑娘的父親欣然接受,親事就成了。如果不接受,婚事就告吹。
問煙
瑤族青年通過對歌相戀后,即說媒訂婚。說媒時,男方家往往讓媒人送煙葉到女方家中,以示求婚。女方若收下煙葉,則表示同意這門婚事;否則表示拒絕。面煙親:廣西河口的瑤族人的婚姻都由父母包辦。做父母的要常常在暗地里為自己的兒子物色人選。一旦發(fā)現(xiàn)中意的姑娘時,就到女方家里去見其父母,見面時,首先要遞過一鍋煙,然后才能提出結(jié)親的事,否則,女方父母則不予理睬,他們管這叫“面煙親”。
對煙親
云南花腰彝族青年要找對象是通過對歌的方式進行的,對歌一般在男方寨子里進行。當(dāng)男孩贏不了姑娘時,可以請長輩歌手幫忙,而姑娘則必須依靠自己的真本事。無論哪方輸了,都要買禮物送給對方。男方輸了,就買銀器裝飾品送給女方;女方輸了,就買香煙送給男方,當(dāng)?shù)鼐桶堰@叫“對煙親”。煙草路標(biāo):貴州東部苗族男女喜歡在樹林中約會。為防他人干擾,就在周圍樹枝上掛一個煙荷包,或在醒目處系一個用煙葉扎成的簡單幾何圖形,以提醒他人繞道或其他的情侶另擇佳地。
煙筒等新郎
瑤族在舉行婚禮時,男方必須由一個媒人和兩個陪郎陪同前往女方家中迎接新娘。此時,新娘在新郎來的半路上用一張凳子架起煙筒和煙火,男方見到這些以后,要立即停下來,等待女方派一個媒人和兩個伴娘前來迎接,并做好在此同新娘對歌的準(zhǔn)備。
裝煙點煙
佤族男青年相約到某家“串姑娘”時,通常是邊談話邊抽煙。若對姑娘有愛慕之意,便唱起小調(diào),讓姑娘為其裝煙、點煙,以試探她是否也有情義。若姑娘視其為意中人,便找一借口為其裝煙點煙。
在西南邊陲的部分佤族同胞中,有以使用煙袋即表示女孩成年的習(xí)俗。青年男女相交往時,若女孩子給男青年點煙則表示心許。此外在拉祜族的婚宴上,人們見到的是客人共聚一起,品嘗自己生產(chǎn)的旱煙、松籽等食物。
還有哈尼族的火塘傳煙,德昂族的煙盒、煙絲傳情和巴馬瑤族的戀煙等等,別具特色,舉不勝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