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壩子唯一的龍窯 桂花土陶(3)
薄涼少年
陶罐好沒好 全靠眼睛觀火苗
目前的窯爐雖說只有30年時間,但裝窯,燒窯的方法還是延續(xù)傳統(tǒng)。
“裝窯也很講究,壇壇罐罐碼放要防磕碰破損,還要做到合理安排空間,讓火燒緊實。間隔大了,空間未利用完,是燒不好的?!笨矿w力費腦筋,壇壇罐罐的大小,壁厚薄等都是放置考慮的因素?!岸际菓{經(jīng)驗,有時候一眼就曉得該往哪擱,怎么排?排幾行?”
回憶起燒窯的日子,那連夜守望的窯火,是蘭章樹平淡口吻中無法掩飾的洶涌?!胺藕霉拮樱夂枚?,就開始點燃材,逐漸提高火力。”因為龍窯本身窯身的傾斜,可以形成一定空氣抽力,有利于窯內(nèi)溫度分布均勻,升溫快、散熱也快。
通過風口和煙道,火光和熱量逐漸向上吞噬窯室。隨著溫度增加,陶罐子內(nèi)開始脫水,就像烤箱內(nèi)正烘焙的黃糖餅干,“肉質(zhì)”開始緊實?!凹樱 敝灰牭搅钕?,光著膀子的工人操起小鐵鏟,一點一點從煤炭堆里鏟起燃料,送進加炭口。
不同的陶罐,所加的燃料量也不同。需要緊實,耐裝,也就是密度小的容器,必經(jīng)高溫磨礪,加的燃料自然也多。蘭章樹比喻燒陶就像燉湯,急不來?!安竦寐樱鸬寐?,罐子金貴得很,溫度過高容易開裂。”
看陶燒沒燒好,全憑一雙眼睛?!盁G的時候基本是連夜整,沒有什么尖端技術調(diào)控,人守著隨時觀察?!蓖高^火眼,要是那上竄的火焰起了雪白的絲狀,而那陶罐表面的釉料水汪汪地發(fā)亮,蘭章樹就知道,差不多要出窯了。
“等溫度降下來,大概五十攝氏度以下,才可打開窯門,不然窯內(nèi)溫度驟然下降,會導致器物炸窯?!碧m章樹說,這都是興了百年的規(guī)矩,亂不得。
不過,這座龍窯已經(jīng)冷清很久了。
在離龍窯十米開外的水泥房里,一個四十立方米的現(xiàn)代化燒窯房正轟轟作響?!耙驗辇埜G在煙塵排放方面沒法避免,對周邊環(huán)境的污染的確不容小覷?!碧m章樹很遺憾,目前這個現(xiàn)代化燒窯房基本已經(jīng)取代了龍窯,負責日常燒制。
“機器化操作,溫度的掌握調(diào)控都比以前方便。出產(chǎn)品的效率也更高,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環(huán)保效應更好?!辈贿^,蘭章樹還是迷戀著老窯的泥土氣和煙塵味?!安皇且蜓嘏f,習慣了那么多年的味道,改不了?!?/p>
在窯火里氤氳古老章法,對于蘭章樹來說才是桂花土陶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