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閩南中秋習(xí)俗 廈門博餅(2)
仕龍醬
博餅的工具:
會餅一套,骰子一副(6個),大碗一個(有點深度,而且要瓷碗才好,才能讓骰子在碗里跳起來)
博餅的方法:
中秋會餅每會63塊餅,隱含七九六十三之?dāng)?shù),因為三、九是我國民間的吉利數(shù)。
戲餅以“會”計算,一般一“會”以四五人為宜。“會”餅?zāi)7驴婆e制,設(shè)狀元餅(最大的)一個、對堂(榜眼)餅二個、三紅(探花)餅四個、四進(jìn)(進(jìn)士)餅八個、二舉(舉人)餅16個、一秀(秀才)餅32個。這是象征古代四級科舉考試。古代府級考試及第的童生稱秀才;鄉(xiāng)試(省級)考中者稱舉人;在京師禮部會度及第者稱貢生;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稱進(jìn)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俗稱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額較多,三甲就更多了。
由于博狀元寓教于樂,活潑有趣,所以鄭成功特別批準(zhǔn)從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軍中按單雙日分批輪流賞月博餅。
大致是這樣的:每個人每次要把6個骰子一起投進(jìn)大碗里(再強(qiáng)調(diào)一次哦,一定是要用瓷碗才能玩的起來),眾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點數(shù)得餅。
有1個“四點紅”的得一秀餅,
有2個“四點紅”的得二舉餅,
有4個相同點數(shù)的(紅四除外的都可以)得四進(jìn)餅,
有3個“四點紅”的得三紅餅,
若骰子點數(shù)分別為1至6順序排列著的得對堂餅,再來,就是得狀元餅的情形,狀元有很多等級,狀元等級是從小到大排列,具體為:
若是有4個“四點紅”,則可取狀元餅,若2個人都出現(xiàn)4個“四點紅”,則比較另外兩個骰子點數(shù)的大小,點數(shù)大者為勝。
有5個相同點數(shù)的,俗成“五子登科”,比起4個“四點紅”的狀元要大。
若是4個“四點紅”加上2個“一點紅”,則稱為“狀元插金花”,僅次于6個骰子點數(shù)全部相同者。
特殊情形:
六個“四點紅”,稱“六抔紅”,所有的餅全歸投者所有。
六個“六點黑”,稱“六抔黑”,要關(guān)燈搶餅。
說明:
1、狀元餅只有一個,反正誰大就歸誰。
2、在會餅沒有全部得出歸屬前,游戲繼續(xù),若某種會餅已經(jīng)分完,則可采用“追”的方式,這是最刺激的,即后來獲得者向自己前一個獲得者追餅。比如三紅餅已經(jīng)分完,若還有人博到,則此人按游戲進(jìn)行的反方向向離自己最近的一個三紅餅獲得者拿回獎品。
3、六抔紅、六抔黑是否采用,一般依照大家意愿,很多時候,為了照顧玩家都能獲得獎品,這兩種情形就忽略了,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能投出“六抔紅”或是“六抔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