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5)
擁我家駒
昆曲的表演,是一種歌、舞、介、白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shù)。通過長期的藝術(shù)實踐,形成了載歌載舞的表現(xiàn)形式。其舞蹈身段大體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說話時的輔助姿態(tài)和由手勢發(fā)展起來的著重寫意的舞蹈;一種是配合唱詞的抒情舞蹈。在念白上,主要以中州韻白為主,丑角還有一種基于吳方言的地方白,如蘇白、揚州白等。昆曲的角色行當也劃分得十分細致:老生分外、末、副末;小生分官生、巾生、雉尾生、鞋皮生等;旦角分正旦、刺殺旦、五旦、六旦、老旦等;凈丑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各個行當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這些程式化的動作語言在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人物心理狀態(tài)、渲染戲劇性和增強感染力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獨特的表演體系。
昆曲的音樂、表演技巧對現(xiàn)代全國大部分聲腔劇種都有深刻的影響。如:京劇、越劇的表演就受到昆曲的很大影響。京劇的各類角色的性格唱法,也是在昆曲奠定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此外,京劇、川劇、婺劇、桂劇、湘劇、祁劇、贛劇等劇種中仍然保留著昆曲的部分劇目、聲腔和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