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縣永漢傳統(tǒng)節(jié)日風俗(2)
清照
七、孟蘭節(jié)
農(nóng)歷七月十四日為孟蘭節(jié)(又叫中元節(jié),俗稱“鬼”節(jié))。家家用三牲祭品在門前拜祭,焚燒紙錢冥品,撒米飯,在河畔放紙船以送厲鬼。做禾線糍拜祭“田頭伯公”,以祈豐收?;蛟纂u殺鴨在家門奠拜。
八、中秋節(jié)
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jié)。茶樓即張燈結彩賣月餅;日用品商店賣各色紙扎燈籠。民間姻親之間互致禮品。過去中秋日,人們在村中空地上豎起竹架,吊掛燈籠,稱“豎中秋”。是夜,家家歡聚于庭院或天臺拜月,貢品有月餅、柚子、紅柿等水果,亦有食螺粥、炒螺的。人們邊品茶賞月,邊吃水果、月餅,月過中天始散。趁月色,有人放“孔明燈”,玩“降八仙”和“伏三妹”,孩子挑燈籠游樂,唱兒歌??图业貐^(qū)青年男女有山歌對唱。據(jù)年老者回憶,過去降八仙和“伏三妹”活動大致是:在空地上擺神臺,陳貢品,點香燭,擺列刀、棍等兵器。受降仙之人臥在地上,雙手壓胸閉眼,參加的青少年(男)十多人至幾十人列隊手執(zhí)線香,圍繞受降者邊走邊唱降仙歌,唱詞俚俗。受催眠術之影響,有被成的即跳起來取兵器舞打,平日不會武術者也舞得有些門路。一會便躺倒,用冷水噴臉才清醒。發(fā)生之事,本人不知。
九、重陽節(jié)
農(nóng)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jié)。秋祭者此時掃墓。掃墓完畢,則就地野餐。建國后,多結伴登高,秋祭者仍掃墓。
十、冬 節(jié)
俗稱“過冬”。舊有“冬大過年”之說,備菜肴,宰雞殺鴨祭祖先,聚餐。
十一、除 夕
除夕前二十日,家家戶戶都準備年事,包括制臘味、制作大籠糍、米橙、炒米餅、夾糖環(huán)、油角仔、炸煎堆(木樹頭)等年品。還修房舍,掃屋,洗家具衣物雜物,準備過年的新衣服。到了臘月二十三日(有的村是二十四日)“謝灶”。除夕夜,除舊布新,家家戶戶貼春聯(lián),擺盆桔、鮮花、盆景,張燈結彩,布置廳堂。當晚,闔家食團年飯。換上新衣服,父母給小孩壓歲錢。入夜,孩子和大人在家“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