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村云南楚雄以口夸村
澤語氏
以口夸村是楚雄市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村,位于楚雄市東南方,距彝州首府鹿城25公里,距鎮(zhèn)政府子午街1.5公里,元雙公路從村前橫穿而過,這里交通便捷,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素有“糧煙基地、花燈之鄉(xiāng)”美譽之稱。
境內(nèi)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化特色鮮明。有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彝族“向天墳”、“千年黃楝茶古樹”;明清時期的古墓群,何氏宗祠、楊氏祖宗萬歲牌;清代戲曲壁畫,乾隆年間遺留至今的祭天神壇等。古民居、花大門、古驛道及土主廟、觀音寺、汝興寺等,無不折射出該村歷史文化的厚重。
以口夸村花燈演唱源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八,該村舉行“太平燈會”暨土主文化節(jié),正月初二出燈,開場戲必演《鳳陽花鼓》。初七晚到土主廟向土主老爺賀壽,請燈神,初八舉行太平燈會,晚間收燈送燈神,壓軸戲為《大王操兵》,年年如此,從未間斷。以口夸村的傳統(tǒng)花燈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和傳承,一大批保留劇目至今還在鄉(xiāng)間舞臺上演。
以口何家祠堂
以口夸村有自己的洞經(jīng)古樂班子,名為司祿社,該社成立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雖幾經(jīng)沉浮,最終還是得于恢復,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以口夸村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努力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和傳承。2009年,成功申報為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云南省以口夸村傳統(tǒng)文化保護區(qū)。(攝影:老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