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張家界民間社交習(xí)俗 打老庚
帝凡塵
張家界有一首民謠這樣唱道:村東張老庚,村西李老庚,南有王老庚,北有劉老庚,你若走錯路,碰到吳老庚……由此可見,“打老庚”的社交習(xí)俗,在張家界民間流傳甚廣。
“打老庚”也稱“認(rèn)老庚”,和舊時“拜把子”認(rèn)兄弟(姐妹)的性質(zhì)相似,也只能發(fā)生在同性之間。其儀式十分簡單。擺上香案和祭品,“打老庚”的兩人或多人一起跪拜天、地,然后互相跪拜,即禮成。若是在野外,則以草枝為香,插于中間,行跪拜之禮,并立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之類的誓言。
打老庚一般有以下幾種情形:同性別而不同姓氏;年齡相近,同年而不同月。若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者,則稱為“真老庚”;年齡相差幾歲而打老庚的,稱為“斜角老庚”。男性老庚多于女性老庚,且女性不如男性老庚之間那么親近、公開、交往密切;一般選擇“門當(dāng)戶對”,即家境相當(dāng)?shù)?。打老庚不受民族、地域限制,鄰居或遠方朋友,只要性格接近,情趣相投,都可成為老庚。
在稱呼上,老庚稱呼對方的父母叫“同年爹”、“同年媽”,同輩年長者稱哥、姐,年幼者稱弟、妹;老庚的妻人,比自己大叫“庚嫂”,小者叫“庚妹”。也有跟著孩子叫“同年爹”或“同年媽”的;對方的父母稱呼自己叫“同年兒”或“同年女”。
打了老庚后,就來往頻繁,互相照應(yīng),親如兄弟(姐妹),親如一家人了。雙方的父母也往往把對方當(dāng)作自己子女一樣對待,但不能互相繼承財產(chǎn)。若是一方的父母過世,對方應(yīng)披麻戴孝,行子女之孝;若一方過世,另一方的子女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