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當地特色
清韻氏
尼日利亞伊博人對“柯拉果”極為崇拜。他們把“柯拉果”視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啟發(fā)良心的“種果”。因此,每當遇到糾紛時,伊博人總要擺出柯拉果,由受人尊敬的長者執(zhí)刀將其切成小塊分給當事人。人們一旦吃下這種果子,所有問題也就會自行解決。若有固執(zhí)者,必會受到所有人的譴責。“柯拉果”還是伊博人待客的佳果。當客人到后,主要端上柯拉果便是表示對來賓的誠心歡迎。
尼日利亞的豪薩人十分重視禮節(jié)。朋友相見總要互相問候身體及家庭狀況,而且還要問對方的家禽、家畜、莊稼等情況。豪薩人接待客人也很隨便,主人一般不會興師動眾的特意為客人去準備,而是家里有什么,家人吃什么,客人也吃什么。尼日利亞豪薩人除有自己的民施語言外,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生動的手語,如:他們用拇指和食指拈出“達、達”的聲音,表示對談論的話題很贊賞,完全同意對方的意見;如果把五個手指握成掌頭再揮動手臂,則表示對某人的詛咒和謾罵;用手指頭從自己的耳朵上由后向前很快刮過,往往表示“妙不可言”,或是“嘗到了美味佳肴”,或是“聽到了朋友出的妙計”;他們舉起手臂,表示“極大尊敬”之意。
尼日利亞的菲蒂族人惜馬如命,他們從不吃馬肉。如果馬死了,全家人會象死去親人一樣痛器一場,并為馬舉行安葬儀式,將馬尾縣掛在最顯眼的地方,堅持三年天天為之祈禱。尼日利亞伊博人的審美觀念很個別,他們利亞埃加族婦女,喜歡梳高發(fā)。因此她們的族名也稱“高髻族”。她們在發(fā)內填上棕櫚絲核扎的高髻,高度相當于人頭的兩倍。未婚少女要扎成蛇形,因為蛇在當地認為是“潔白”;已婚人要扎成魚形,因為魚在當地表示“和睦”;老婦人發(fā)髻要扎上三葉棕櫚條,因為棕櫚條表示“長壽”;寡婦要扎成圓頂的,表示為死去的丈夫盡“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