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二人轉
樹閣君
二人轉又稱作“唱蹦子”和“吉劇”,是東北土生土長的載歌載舞的民間藝術之一。它集中反映了東北民歌、民間舞蹈和口頭文學的精華,深受廣大城鄉(xiāng)人民的喜愛。
二人轉由男(“下裝”)、女(“上裝”)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裝”以“手玉子”、“下裝”以小木棒為道具?;厩{(diào)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駕”、“四平調(diào)”、“十三咳”、“紅柳子”、“胡胡腔”、“小翻車”、“大悲調(diào)”等。常演節(jié)目有《打鳥》、《賣線》、《陰功報》、《古城》、《藍橋》、《西廂》、《壩橋》、《雙鎖山》、《華容道》、《游宮》、《報號》、《賠妹》、《盤道》、《禪魚寺》、《楊八姐游春》等。
解放前,民間藝人在農(nóng)閑季節(jié),邀集成班,多數(shù)是“唱屯場”,演唱在夜間進行。三五日后,請當?shù)剜l(xiāng)紳當“齊頭”,向各家各戶“齊錢”或“齊糧”(即收錢或收糧)。少數(shù)是到城鎮(zhèn)“串店門子”,在大車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觀眾(多為旅客)“齊錢”?! ?/p>
解放后,人民政府關懷、支持二人轉的繁榮發(fā)展,舉辦二人轉老藝人訓練班,新學員培訓班,請老藝人向?qū)W員傳藝,組織二人轉藝人互相觀摩,使二人轉有了新的發(fā)展。在演唱內(nèi)容上除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節(jié)目外,增加了反映工農(nóng)兵生活的節(jié)目,在表演形式上剔除了“浪”、“逗”等低級趣味的東西,女演員不斷增多,男串女裝早已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