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餅”的來歷
赴情深
游客們到溪口,一定會想到“千層餅”,很可能解囊買點帶回去,送給親朋好友,以此表示,自己到奉化溪口一游。
吃過“千層餅”,總會感到它的酥、香和脆。與其他酥餅相比,它的味道大不一樣。那它是怎么生產(chǎn)出來的?恐怕未必清楚。這里有一個挺有趣的故事。
話說溪口三里長街上最早開設一家酥餅店,老板是個很會經(jīng)營的里手。生意日日興旺,店里雇了幾個店員也忙勿過來。寧波知府里的府臺老爺與這個老板是少年同學,算得上是舊交了。每當府里遇到大小事,需要置辦點心之類糕點,府臺總是吩咐手下人到溪口老朋友店里購買。這樣,一來可給朋友多賺點薄利,二來可給店鋪添點光彩。因此,凡寧波周圍四方百姓,都清楚溪口有爿酥餅店,紛紛前來采購,店里生意漸漸火爆起來。
有一回,寧波府臺的千金要出嫁,需操辦幾十桌酒水。溪口酥餅店的老板得知,盤算著如何將宴席上的點心全部包下,這既可表示朋友深情厚意,又可讓宴席上的賓客們嘗嘗他店里酥餅的味道,從中也可渲染一番。主意拿定,他就跑到寧波,直奔府衙。府臺老爺見老朋友光臨,放下手頭活,兩人拉起家常。那老板單刀直入地問:“老爺,你家千金出閣,請?zhí)乙咽障?。今來非為別事,請問還有何事需我?guī)兔???/p>
府臺老爺瞇起雙眼笑道:“到時候你來喝盅酒水罷了,我能煩勞你老朋友嗎?”
老板道:“老爺,你如此器重我這做小買賣的生意人,夠我感動了,我能不對你盡犬馬之力嗎?”說罷,從身上摸出五百塊銀元,作為禮金呈上。
府臺老爺?shù)溃骸拔覀兪抢吓笥眩氵@是怎么啦?”
老板笑道:“嘿嘿,小店本少利薄,意思意思,你可別見外??!論理,你家千金出閣,我這做伯的,全部支費都愿包下,但你也清楚我小本生意之艱難。旁的我承擔不了,這宴席上的糕點,本店操辦好了?!?/p>
府臺老爺原先也是這么想的。可是,擔憂他店里糕點擺不上臺面。便笑道:“哈哈哈,難得你一片友情,不必了,不必了,我已托人辦妥。喜日時,你能來我已夠高興了,到時候你幫我招待賓客就更好了?!?/p>
老板是個吹拍能手,他手一揚道:“不,老爺,莫非你信不過我不成?你放心,你家千金辦事,還不是我女兒一樣?我會給你精心加工的,要是這點事我都辦不了,哪有臉面坐桌面呢?你一千個放心,到時候保你滿意?!?/p>
府臺老爺?shù)溃骸靶值苋绱擞行?,那我領情了?!?/p>
老板回到店里,召集店員,商量如何做出上等貨來。他定下,除了回絕其他業(yè)務,專門加工外,還對面粉、配料、精制等環(huán)節(jié)都作了周密安排。
佳期將到,店里便忙碌開來,老板親自到店加工。然而,府臺女兒出嫁,辦的酒水究竟多少,連府臺老爺自己也弄不清楚,需要多少酥餅難以確定。店員們連續(xù)幾天日夜加工,累得精疲力竭,漸漸支撐不住。老板要親自送貨到寧波,最后一批貨,加工配料等活他只好交給二傳手辦理。這二傳手是個陽奉陰違、欺上瞞下、上捧下壓的角色。當老板在場時,干得相當賣力,討得老板對他的歡心。一旦老板不在,他就擺起不是老板而比老板還要大的架子,把那個進店不久的小徒弟累得要死,他自己卻在鋪上睡懶覺。
小徒弟看在眼里,氣在心頭。他想,老板到寧波拍馬屁去了,二傳手不干活,卻要我日夜不停地干,我就不干,大不了將我回掉,不讓干。于是,偷偷地走到門邊,靠在門板上打瞌睡。
直到天快亮,老板將要回來提貨,小徒弟心里急得慌,連忙起來,按二傳手的辦法配料。在倒油時,心里一急,不小心將菜油瓶打翻,弄得滿地是油,他在房間里找遍,再也找不到菜油了。酥餅不放菜油,味道一定不好,萬一老板查起來,不給活干倒也罷了,可這批貨是給寧波知府老爺做的,弄不好要吃官司。
他在情急之中,發(fā)現(xiàn)灶頭有瓶麻油,便不按配料規(guī)定,將麻油當作菜油倒在面粉里,待二傳手醒來,他已開始揉粉加工了。
老板從寧波送貨回來,顧不得酥餅的味道,裝上馬車,直奔寧波。送到府臺舉宴的客廳,取出餅來,往桌上擺放。府臺老爺走進,取過一只嘗了一口,大聲說:“好,好吃!兄弟,你這批貨比前面拉來的味道好,為什么前兩批酥餅不做成這樣呢?”
老板見問,笑道:“哪里會不一樣?”說著,抓過一只餅啃了一口,果然味道挺好。便笑道:“嘿嘿,店員們知道你千金辦大事,自然越做越好??!”
府臺老爺緊皺眉頭道:“兄弟,你這樣就不好。你把酥餅做成兩種味道,那我請來的賓客吃后,會不會說我對他們兩樣心呢?”
老板羞愧得紅著臉,說不出話:“那……”
府臺老爺氣憤地拂袖而去。
那老板回店,找來店員,拍桌大罵,訓斥為何將餅做成兩種味道?他查問了一整天,終于查出小徒弟用麻油代替菜油所致。
從此,他就以麻油取代菜油配料,并將酥餅店改成“千層餅”店。他當夜跑到寧波向府臺老爺說明原委。府臺老爺責令撤去原先的酥餅,要他加快速度加工“千層餅”。后來,到溪口的人們吃了這店的“千層餅”,都說一等酥餅,店里生意更加火紅。不知內(nèi)情的人以為這爿店有什么加工秘密,其實是小徒弟一時疏忽,導致歪打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