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16)
丹旋
《老子》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隨;或噤或吹;或疆或剉;或培或墮。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譯文
想要把天下抓來任意擺弄的,我看他永遠也達不成目的。天下是神圣的存在,是不可以任意擺弄的。任意擺弄就會敗壞它,緊抓不放就會失去它。所以,各類存在可以任之獨行,也可以任之從隨;可以任之恬柔輕噓,也可以任之迅猛疾吹;可以任之強盛,也可以任之衰頹;可以任之安穩(wěn),也可以任之毀滅。因此,圣人戒出手過分,戒自奉過奢,戒行走極端。
《老子》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于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故善戰(zhàn)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強焉。果而勿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用道的原則輔助國君的,不促使國家以武力逞強于天下。以武力逞強于天下很容易得到報應(yīng):武裝力量所駐扎的地方,總是一片荒??;窮兵黷武之后,總是饑荒連綿。有道的人成就功果就適可而止,不敢執(zhí)取功果而強梁霸道。不把功果作為憑恃,不借功果而張揚夸耀,不恃功果而驕慢待人,只把功果作為情非得已的必需,并不因此而強霸天下。要知道,事物強壯了就難免趨于老化,這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總是自速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