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泗水堯王墳的傳說
意遠
在泗水縣高峪鎮(zhèn)亮莊村北部,有一座土丘,這便是堯帝的墳墓。當?shù)厝苏f“堯王墳,八百八,無影山下藏真家?;鞄鹤觼戆菈?,罪有應得頭開花?!?/p>
堯是古唐侯國(今河北唐縣)人,為何會不遠萬里將墳墓立于此地呢?堯帝開創(chuàng)了帝王禪讓的先河,他最為人們稱道的典故,是不傳子而傳賢。立墓于此的原因,正與之有關,而村名“亮莊”亦由此而來。
相傳,堯生九子,丹朱為其嫡長子。堯在位70年,感覺到有必要選擇繼任者。但他早就認為丹朱兇頑不可用,因此與四岳商議,請他們推薦人選。四岳推薦了舜,說這個人很有孝行。堯便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舜,并把推行德孝、總管百官、接待諸侯等任務交給他,從多方面進行考察。三年后,堯將帝位禪讓于舜,并將丹朱派到較遠的南邊丹水流域做諸侯。
丹朱認為自己作為堯王之子,理應繼承帝位,卻被一個外人搶走,十分惱火,便糾集三苗之兵,企圖叛亂。誰料,在丹朱為首的三苗叛黨形成氣候之際,堯帝駕崩,丹朱便放出謠言,要在堯帝入土之后,扒開墳墓,看看自己父親的心到底有多黑,為何不肯傳位于自己的兒子,并欲掘墳焚尸。謠言傳到了舜的耳朵里,為了避免先帝墳墓被毀,舜命人打造了880口棺材埋于各地,建造疑冢。而裝有堯帝真身的棺材,也被舜帶領士兵連夜送走。在到達泗水城北無影山時,雞叫頭遍,抬棺之繩瞬間斷裂,舜立即命令士兵將堯王棺木就地安葬。建完墳墓后,剛好天亮,有一老農經(jīng)過,舜便上前詢問此為何處,老農回道此地名為梁莊,舜便取墓成天亮之意,將此地更名為亮莊,無影山也改叫做堯山。
丹朱帶兵走遍各地,尋到其他879座假墳,并挨個扒開,最后當他們走到亮莊村時,發(fā)現(xiàn)天色大變,便知此地定是真正的堯帝墓。在附近安營扎寨后,丹朱便率眾掘墓。慢慢的,棺蓋現(xiàn)于眾人眼前,此時忽然刮來一陣子狂風,直刮得飛沙走石,天昏地暗,眾叛黨被風刮得東倒西歪,跟斗趔趄腳不沾地.石頭打破了頭,飛沙迷瞎了眼,一個個滾的滾,爬的爬,鬼哭狼嚎,丹朱只能帶著大家撤到亮莊村內寨門以里。
說來也怪,眾人剛入寨門,天空立即放晴。再看堯帝墓,不但沒有被掘的痕跡,反而變的比以前更大了。丹朱并沒有任何敬畏之意,他命令大家繼續(xù)掘墳。然而剛一露出棺蓋,天空又刮起了大風,讓人無法立足,眾人只能再次退回寨子里。如此反復三次,堯帝墓也變大三次,最后竟大到占地十余畝。丹朱卻依然不愿意放棄。在第四次開始掘墳時,眾人本以為還會像之前一樣,露出棺蓋就會變天。沒想到才挖了幾下子,就起風了,而且比之前幾次都要猛烈,眾人來不及撤退,紛紛被刮倒,而堯帝的兒子丹朱卻被大風卷到了天上,并且越卷越高,此時,瞬間風停天晴,丹朱從高空中極速墜落,頭正好撞在了一塊石頭上,腦漿崩裂,一命嗚呼。后來,變成了石頭“萬年臭”!
至今,泗水縣堯山當?shù)厝杂幸环N黑、紅、紫、藍、白五色雜花的硬石頭,就叫“萬年臭”,據(jù)說,就是丹朱變成的。